头条
“雪如意”展示中国文化之美
我国首座国际标准跳台滑雪场地惊艳世界——
“雪如意”展示中国文化之美
本报记者 祝 伟
它拥有世界上最长的跳台滑雪赛道,是冬奥会历史上首个在顶部出发区设置大型悬挑建筑物的跳台滑雪场馆。
它被誉为世界上最有设计感的滑雪跳台,宛如一柄如意,以优美的姿态静卧在崇山峻岭之间,是北京冬奥会最具辨识度的“明星场馆”之一。
它就是位于北京冬奥会张家口赛区古杨树场馆群的国家跳台滑雪中心。这座被形象地称为“雪如意”的场馆,也是我国首座符合国际标准的跳台滑雪场地。
“雪如意”惊艳世界的背后,既体现了对冬奥竞赛项目独到的中国文化表达,更离不开设计团队将技术突破与审美立意相融合的设计理念。北京冬奥会张家口赛区设计总负责人、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院长张利和他的团队参与、见证了张家口赛区这座技术难度最高、工程量最大的竞赛场馆的诞生,“雪如意”就是由他主持设计的。
“雪如意”的创意是怎样诞生的?如何体现绿色办奥要求?建筑美学和功能融合的理念来自哪里?近日,张利及其设计团队接受了经济日报记者专访,揭示了“雪如意”背后的文化意象和设计理念。
彰显中国设计之美
跳台滑雪的赛道曲线是“S”形。在设计之初,张利和其设计团队一直努力寻找和“S”形曲线相契合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实际上‘雪如意’设计的出发点,就是赛道的曲线,利用运动的轨迹之美,去寻找中国文化元素的传递。”张利说,最初设计团队一共找了上百个这样的元素。比如,圈椅的扶手、博古架、彩云图案、剑鞘等。如意是与跳台滑雪这项体育运动本身结合最好、最受各方认可的形象。
在传统文化符号中,如意分为柄首、柄身、柄尾三个部分。“我们辨识‘雪如意’的形象,最主要就是通过柄身部位有点‘S’形的曲线,它非常平滑,也非常柔和,这契合了中国传统文化中那种温柔、谦虚的美。”张利说。
然而,用建筑设计诠释如意的形态是很有挑战性的。“雪如意”结构负责人、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第八分院总工程师杨霄说,结构设计不仅要实现建筑师的创意,更要确保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和经济性,要克服山顶较大的风荷载、温度作用,以及巨大的偏心圆环带来的倾覆力矩和竖向地震作用。
“雪如意”由顶峰俱乐部、滑道区、底部看台区组成。最大的挑战是如意的柄首部分,也就是国家跳台滑雪中心顶部出发区域的顶峰俱乐部,要完成如意整体形象的表达,体量就不能太小。要在山顶上建造一栋高度约50米的建筑,又有接近40米的巨大悬挑,难度可想而知。
为了克服这些挑战,设计团队把最初设计的实心圆盘变成空心圆环。这种设计上的突破,让场馆施工过程中从顶部外观到结构计算,再到内部空间安排都有了既合理又美观,既满足技术需要又服务艺术表现的机会。“这使建筑结构更加稳定,重心更加合理,悬挑部分更加轻盈,内部空间更加丰富,崇礼山脉360度全景尽收眼底。”杨霄说。
体现绿色办奥理念
在北京冬奥会竞赛场馆中,“雪如意”被誉为绿色、低碳、可持续的典范之一。在选址上,它充分利用自然地形地貌,其所在山谷的落差与形状都与竞赛需求高度契合。
为了尽量减少对周围环境的破坏,设计团队另辟蹊径,将168米长的赛道“架”在了空中。然而,“架”在山谷里需要大量悬挑架空等设计,在施工中难度更大,需要用钻孔桩这样一种基础的结构处理。这项难度巨大的任务落在了杨霄身上。在基础方案的选择上,“雪如意”主体结构在施工中采用了对机械依赖程度低,又对自然地形影响最小的人工挖孔桩基方案。在实施过程中,杨霄每月要数次往返施工现场,逐一核实每根桩的顶标高、桩长、持力层等工程数据,设计团队根据反馈数据及时计算复核,修改设计图纸,最终实现了“万丈高楼平地起”。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师王灏说,在建设过程中,“雪如意”和张家口赛区其他基础设施都尽可能使用可再生和可降解材料及可再生能源,很多材料的标准都超出了建筑本身的要求。
“我们希望通过‘雪如意’把中国人对待自然寻求和谐共处的态度表现出来。我们在山水之间寻求‘轻触式的干预’,使我们的建筑与整个环境融为一体。”张利说。
打造环形共享空间
历届冬奥会往往都有一个被称为“北欧组团”的场馆群,即北欧两项和冬季两项相关竞赛项目场馆的组团,在赛后成为主办城市重要的文化旅游目的地。
在张利看来,建筑来自生活,更要服务于生活。如果一个竞赛场馆仅仅供运动员赛时使用,那么它在赛后就很难和普通人的生活结合在一起。如果希望竞赛场馆和设施能够服务于普通人的日常需求,在我们的文化生活中发挥长期作用,就要在场馆设计时充分考虑赛后利用问题,这也是北京冬奥会在可持续理念指导下要解决的事情。
“雪如意”所在的古杨树场馆群,占地面积420公顷,包括国家跳台滑雪中心、国家越野滑雪中心、国家冬季两项中心等场馆设施。在古杨树场馆群之间,张利和设计团队附加做了一个供观众和游客慢行的步行桥“冰玉环”,一圈总长度3200多米,距地面高7米,便于观众往返于场馆间,从而形成一个慢行系统。依据测算,古杨树场馆群大概能为观众和游客提供约185分钟的停留时间。
常规跳台滑雪设施下方往往会做一个反坡,以便运动员更快减速。与此不同的是,“雪如意”跳台下方是一个平整的场地,延伸了运动员缓冲的距离,兼顾了安全性和赛后利用需求。据介绍,该场地可作为足球场使用,这样就保证了体育场在冬奥会之后能更多地用于举行足球比赛、演唱会等常规大型活动。这样的设计也为单一项目体育场馆的赛后综合利用提供了范例。
建筑也是文化的象征。张利说,作为一名建筑设计师,他希望通过“雪如意”等建筑作品,将中国人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解、可持续发展的探索、环境友好等理念分享给世界,让世界更多领略到中国设计之美、文化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