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
中小行上市遇冷 百亿农商行撤回IPO
中小银行上市进程再起波澜,继2022年2月厦门农商行撤回IPO申请后,又一家银行终止了IPO。近期,亳州药都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药都农商行”)撤回发行上市申请。对于撤回原因,药都农商行人士对《中国经营报》表示:“撤回IPO申请主要系我行发展战略调整,目前银行主要经营情况良好。” 一个业内共识在于,2023年总体市场趋弱,银行股估值走低,上市节奏受到影响。从银行股冲击上市的规模来看,这两年银行股IPO持续遇冷,继2022年仅有1家银行上市后,罕见出现“空窗期”,2023年无一家银行上市。 虽然上述药都农商行人士表示,“未来的发展战略方向还是要以官方公布为准”,但多个迹象显示,药都农商行作为县域农商银行,进入由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向的阶段。 增速放缓 药都农商行2022年财报数据显示,截至报告期末,药都农商行资产总额为610.40亿元,较上年年末增幅4.92%。 从业绩情况来看,药都农商行出现明显下滑。招股说明书显示,药都农商行2020年、2021年的营业收入分别为20.49亿元、22.7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8.23%、11.18%。而在2022年,该行实现营业收入20.38亿元,同比减少10.53%;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49亿元,同比下滑26.68%。药都农商行2023年三季度财务报告显示,前三季度,该行实现营业收入14.02亿元,同比下降11.55%。 此外,药都农商行近年来不良贷款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截至2019年12月31日、2020年12月31日、2021年12月31日、2022年6月30日,药都农商行的不良贷款比率分别为0.99%、1.52%、2.17%、2.34%。 注意到,在2024年“开门红”期间,药都农商行董事长王锋提出,目前药都农商行处于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的关键期。 从业务特色来看,药都农商行在全国农商行体系内是政务数据在金融领域深化应用的先行先试行、亳州市“纯信用”普惠金融改革示范行,具有鲜明的“支农支小,信用为主”农商银行特色,依靠政务数据在金融领域的深化应用,“金农易贷”“金农企e贷”等个人、企业信用贷款产品,在全省农商银行进行推广。 如果说中小农商行在此前的发展战略中普遍以上市作为重要目标,那么在银行股上市节奏放缓的当下,该如何设定发展战略目标? 联合资信金融一部人士告诉“完成A股上市代表着自身经营成果获得了市场的高度认可,故中小银行综合能力提升成为其成功上市较为关键的因素。具体来看,在当前商业银行主要业务同质化程度较深以及国股行业务下沉带来竞争压力不断加大的背景下,中小农商行在战略规划的制定和执行中如何合理化和特色化定位自身经营定位及优势,并在持续的特色化经营期间实现综合实力的显著提升,或将会是中小农商行从自身出发,制定符合自身需要的发展战略规划期间,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撤回IPO申请对于药都农商行未来资本金充实或产生影响。 药都农商行此前IPO文件显示:“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扣除发行费用后,全部用于充实药都银行资本金。” 从资本金情况来看,药都农商银行主要通过利润留存补充资本。目前,药都农商行的资本充足水平显示,截至2023年9月末,该行的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2.05%、10.93%、10.93%,较2022年末均有所下降。但2022年,由于其前期发行的6亿元二级资本债券到期赎回,资本净额有所下降;从股本分红情况来看,2020年到2022年,药都农商银行分别现金分红1.22亿元、1.22亿元和0.90亿元,较大的分红力度不利于内生资本的积累。截至2022年年末,药都农商银行股东权益合计51.77亿元。 近年来,随着贷款业务的持续发展,药都农商银行风险加权资产余额持续增长,对其资本形成一定损耗,资本充足性指标有所波动。联合资信出具的最新评级报告认为,2023年前三季度,得益于内生资本的积累,药都农商银行资本规模进一步提升,但随着贷款业务的持续发展,风险加权资产余额有所增长,导致资本充足性指标有所下降,但仍处于较好水平。 农商行上市仍承压 药都农商行及马鞍山农商行曾被寄予希望,冲刺安徽省首家A股上市农商行。 2021年,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服务“三地一区”建设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提出,力争到2025年年末,全省运用资本市场的意识和能力显著增强,上市公司数量翻一番以上、实现增发的上市公司达到100家左右、新三板精选层挂牌企业达到50家左右。《方案》明确提到,聚焦金融资本,支持徽商银行、马鞍山农商行、药都农商行A股首发上市。 实际上,自2016年江苏苏南地区几家农商行成功于A股上市后,多个省份的农信机构都将上市作为发展目标,但近两年农商行上市情况并不理想。 回顾近两年农商行上市情况可知,2023年无银行上市;2022年,厦门农商行撤回IPO申请,大丰农商银行首发上会未能通过。目前,仍有10家中小银行等候上市。2024年,银行股上市是否仍会面临比较大的压力? 对于中小行上市“遇冷”的原因,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主要受三大影响:一是宏观经济周期影响,二是银行机构目前面临的经营压力,三是监管部门对银行股IPO的审核趋严以及市场对银行股持续盈利能力的担忧。 联合资信金融一部人士告诉“从我国已完成A股上市的中小银行来看,我国上市中小银行普遍处在低估值状态,不利于拟上市中小银行在上市前获得较好定价。同时,上市后股价异常波动也将对中小银行原始股东股票价值带来折损。此外,从经营发展来看,在外部经济环境影响下,我国中小银行面临的信贷资产质量下行压力在短期内难以有效改善、息差收窄加之减值准备计提需求的提升对我国中小银行盈利能力将会带来持续性威胁,且在行业竞争压力下中小银行生存空间被挤压,其在经济下行期相较于国有大型商业银行面临更大的经营压力,上述因素将不利于投资者对上市中小银行关注度的提升。因此,从投资者角度看,我国中小商业银行短期内上市仍面临一定压力。” 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研究员盘和林也指出,“银行本身是具有规模效应的行业,因为中小银行规模较小,且在银行间竞争中缺少定价权,很多中小银行热衷于上市也是想通过资本市场融资来迅速扩大规模,获得规模优势。未来中小银行上市数量不会太多,具备差异性,而非规模化、同质化竞争的中小银行可能还有少量上市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