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中资讯

业界

正邦科技生猪销量连降三年,昔日“江西猪王”还能重回巅峰?

时间:2025-02-08 19:19

  昔日“江西猪王”正邦科技在2024年6月“脱星摘帽”后,正逐步走上正轨。但几年前在猪价暴跌前夕大举扩张,对自身财务等方面带来的影响仍未完全消散。

  2月7日晚间,正邦科技发布1月生猪销售情况简报,公司1月共销售生猪57.14万头,同比增长32.96%;销售收入为6.82亿元,同比上升73.08%。与2024年12月相比,正邦科技在今年1月的销售生猪数量、收入及价格均出现下降。

  拉长时间线,正邦科技生猪销售量在2021年达到巅峰后,已连续三年下滑。根据正邦科技方面披露的数据,2022年-2024年其销售生猪分别为844.65万头、547.85万头、414.66万头,分别同比下降43.41%、35.14%、24.31%。正邦科技2024年的最新年度销售数量与2021年的1492.67万头相比,不到当时的三分之一。

  从收入角度,2022年和2023年,正邦科技销售收入曾出现69.87%、46.80%的大幅下滑。2024年在猪价回暖以及养殖成本下降等因素共同作用下,正邦科技虽然生猪销量仍在下降,销售收入却同比上升11.71%。

  从销售生猪的收入规模来看,正邦科技如今的销售收入与2020年巅峰时期相比仍有较大差距。2024年,其销售生猪收入为53.21亿元,而2020年为348.34亿元。

  近三年正邦科技产能迅速缩减,源自其此前过度扩张遇上猪价大跌,导致其面临严重的财务危机。

  2019年至2020年,受非洲猪瘟影响,国内母猪总量急剧下降,生猪供求关系紧张。正邦科技认为这是危机中的机遇,开始大举扩张。

  2019年正邦科技启动当时全国最大的引种工程,即“万头国外种猪引种计划”。2020年、2021年上半年正邦科技共引进11120头国外优质原种猪,为当时行业内最大规模引种。随后,正邦科技又提出“抢母猪、抢仔猪、抢养殖指标、抢人才”的“四抢”战略,以支持其快速扩张。

  这不仅让正邦科技在营收上获得丰厚回报,更令其江湖地位一跃而上。

  根据2020年报,当年正邦科技营收突破491亿元,同比大涨超10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7.44亿元,超过公司自2007年上市以来的年度利润总和。与此同时,正邦科技在2020年实现生猪出栏量955.97万头。

  但生猪养殖行业的低谷期很快到来。2021年,国内生猪市场价格震荡下行,正邦科技迅速进行战略转型,从规模化扩张调整为提质增效的发展策略。

  不过,前期的扩张已经带来影响。一方面猪价大幅下滑,正邦科技卖得越多,亏得越多;另一方面,其处置了前期高价外购的低效母猪,并进一步优化种群,2021年正邦科技淘汰能繁母猪及后备母猪约220万头。两方面压力均对其利润产生冲击,当年正邦科技亏损达188亿元。

  2022年,正邦科技继续亏损超过133亿元,当年正邦科技及旗下多家公司陆续被债权人向法院申请破产重整。

  重重困境中,同在江西、同样经营生猪养殖等业务的江西双胞胎农业有限公司成为正邦科技重整投资人。2023年年底,正邦科技完成重整计划,其实际控制人由正邦集团变更为双胞胎农业,正邦科技创始人、曾经的江西首富林印孙最终失去了公司控制权。

  对于正邦科技而言,大股东改变加上行业周期因素,公司财务状况逐渐稳定。

  根据财报,截至2024年第三季度,正邦科技的债务问题已经大幅缓解,当期货币资金为25.33亿元,而短期借款为2.80亿元。

  正邦科技在2024年10月底的投资者关系活动中表示,目前公司预计没有较大的固定资产资本开支计划。“公司主要还是把闲置的资产利用起来,资本开支主要在智能化技术改造以及部分在建工程的后续投入上。”

  今年1月正邦科技在投资者互动平台披露,2024年第三季度其资产负债率为47.05%,较2024年初下降6.92个百分点。这些积极的财务指标也透露出,正邦科技或许正在走出困境。

  不过,至少从目前财务表现来看,正邦科技要想重回昔日江湖地位或许还需要一定时间。

  根据1月21日正邦科技发布的2024年度业绩预告,其归母净利润为2亿元-2.6亿元,而上年同期为超85亿元。

  从产能角度,正邦科技在2024年11月的投资者关系活动中表示,公司预计2024年年底的能繁母猪数量将有28万头以上,对应2025年的整体出栏数量预计在700万头以上,具体的出栏结构将结合具体的市场情况、公司的自身发展情况等进行规划。

  2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