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
云计算市场头部效应加剧 AI是阿里云发展新引擎吗?
时间:2024-05-15 02:07
在中国市场,目前除了互联网企业,大部分机构仍较少使用公共云。政府、金融、电信、制造等传统客户是当下中国数字化转型的主力军。这些行业出于政策监管和数据安全的因素,仍然倾向把业务部署在私有云或是自建机房中。
指出,随着AI大模型规模化应用,支撑海量用户频繁使用所需要的推理算力成本也将急剧上升,尤其是多模态大模型对于算力的消耗将远高于文本类大语言模型。算力成本是限制大模型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中小型AI企业往往难以通过自建算力设施解决训练和推理算力需求,因此算力租赁需求旺盛。公共云可以多路复用,通过多租户使用同一套计算资源大池,削峰填谷,显著提升硬件资源利用率,降低使用成本。
为了做大规模化效应,今年以来,阿里云除了大降价之外,也在通过直播间卖云等多种方式触达更广泛的群体。
对于近期AI大模型开源和闭源的争议,阿里云CEO周靖人表示,模型之上的应用和创新非常多,不能仅仅局限于使用某一款闭源的框架或者说只能对接某一个形式。
在他看来,不管在PC端还是手机端,大模型可以适配各种各样的场景,能够快速搭建更加复杂的业务,而这需要一个非常开放的开源生态去对接,全球开发者以及全球企业都在拥抱这样一个体系。
阿里云在大模型方面的技术探索,除了提供终端的大模型应用外,还提供了开源模型和平台。
“当下企业应用大模型存在三种范式:一是对大模型开箱即用,二是对大模型进行微调和持续训练,三是基于模型开发应用,其中最典型的需求是RAG,以企业数据对大模型进行知识增强。”周靖人介绍。
坚定大模型开源战略的阿里云,不仅仅是想做AI“卖铲人”,而是更希望基于开放的生态,提供AI时代的“水电煤”,他们距离这个目标还有多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