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中资讯

推荐

今日A股十大券商机构观点汇总(2024年1月24日)

时间:2024-01-24 10:03

   昨日行情

  
 

   昨日市场全天探底回升,深成指领涨,三大指数早盘均再创阶段新低。沪深两市成交额7043亿,较上个交易日缩量897亿。截至收盘,沪指涨0.53%,深成指涨1.38%创业板指涨1.24%。北向资金全天净买入37.9亿。美股三大指数收盘涨跌不一,道指跌0.25%,纳指涨0.43%,标普500指数涨0.29%。

  
 

   十大劵商

  
 

   中信证券:AI与终端创新趋势强化,关注科技硬件与自主可控

  
 

   中信证券认为,2024开年以来,基础模型快速迭代带来GPU、HPC 的强劲需求,苹果Vision pro引领MR产业革命,我们延续之前的观点,24年一季度配置策略优先科技硬件。在此轮A1与终端创新浪潮下,光模块、MR产业链等能够参与到海外供应链的环节有望最大程度受益。另外,华为近日宣布Harmonyos NEXT鸿蒙星河版向开发者开放申请,并预计于24Q2推出开发者Beta版、24Q4推出商用版,鸿蒙原生应用生态进入快速发展期,华为1合作伙伴、鸿蒙生态应用开发&硬件集成等环节也值得持续关注。

  
 

   中信建投:苹果vision Pro需求火爆,有望催生相关设备增量需求

  
 

   中信建投认为,苹果Vision Pro开放预定后,市场需求火爆。后续随着首批产品2月2日起陆续到货后,消费者体验产品后的反馈评价值得重点关注。若首批消费者体验良好,或者出现原生MR内容爆款,后续批次及地区的苹果 VisionPro销售有望迎来进一步抢购潮,进而苹果有望扩大产能,有望催生相关设备增量需求。

  
 

   国泰君安:北交所改革预期强烈,相较沪深市场更易凝聚资金

  
 

   国泰君安表示,北交所作为中国特色资本市场体系的重要补充和专精特新企业上市和交易的关键渠道,制度改革正在进入加速期。深改19条当中,加快高质量上市公司供给(优化上市制度)、稳步推进市场改革创新 (吸引增量资金/完善交易设计)两个方面最关键。其后北交所快速推出首批改革举措,包括完善投资者适当性管理放宽开户规定,取消提前确定发行底价,全部股票纳入两融标的等。预计下一阶段,直接IPO政策也有望在末来落地,拓宽上市渠道。沪深PO放缓,北交所新股稳定供应且聚焦政策引领的战略新兴产业。目前,北交所实行“现金打新”无需持有股票,打新操作更为灵活。得益于二级市场流动性改善以及偏低的发行市盈率,北交所打新火热,赚钱效应明显。

  
 

   华金证券:当前医药行业处于筑底阶段

  
 

   华金证券研报指出,短期:受市场整体调整,医药行业短期超跌,有望迎来阶段性反弹。另一角度,一月份逐步进入业绩预告期,建议配置中药、线下药店、血制品等业绩稳健低估值子板块。长期:当前医药行业处于筑底阶段,无论从估值角度、涨跌幅角度等都处于低位。行业基本面需求端稳定向好,行业生态不断优化,看好以成长为代表的创新药,创新器械。建议关注:太极集团、迈瑞医疗、爱尔眼科等。

  
 

   东北证券:2023年四季度公募主动权益基金持仓解析

  
 

   仓位有所上升,仓位分歧度增加:2023年第四季度主动权益基金仓位整体有所上升,且仓位的分化程度增加。平均仓位从上季度的87.12%小幅提升到本季度的87.38%。仓位离散度由8.48%扩大至8.60%。

  
 

   重仓A股及H股股票排名变化不大:重仓A股股票的前十名中,贵州茅台、宁德时代、泸州老窖、五粮液配置市值排名维持不变。紫金矿业替代古井贡酒进入前十名。重仓H股股票中,前五名较上季度仅发生内部排名变动。腾讯控股仍为主动权益基金配置市值最高的港股,中国海洋石油、中国移动分别跻身第2名与第3名。

  
 

   增配科创板和创业板股票,减配主板和港交所股票:主动权益基金配置于科创板和创业板股票的比重分别增加了2.26%和0.93%,配置于主板与港交所股票的比重分别下降了2.07%和1.12%,配置于北交所股票的比重基本不变。

  
 

   增配超大盘和中盘股票,减配大盘和小盘股票:主动权益基金超大盘配置比例由13.78%上升至13.92%,大盘股票配置比例由46.57%下降至45.60%,中盘股票配置比例由13.53%上升至15.07%,小盘股票配置比例由26.12%下降至25.41%。

  
 

   沪深300成分股配置比例下降,中证500、中证1000与创业板成分股配置比例上升:主动权益基金近两年整体对于大盘股配置比例有一定下滑,对中小盘股票配置比例呈增加趋势,对创业板股票的配置比例在本季度有所反弹。相较于第三季度,第四季度对于沪深300持股市值配置占比下降1.05%,中证500持股市值配置占比上升1.81%、中证1000配置占比上升0.21%,创业板指股票池市值配置占比上升1.21%。

  
 

   电子板块配置比例提升,食品饮料板块流失较多:电子、医药、农林牧渔的配置比例提升较大,提升比例分别为2.97%、1.44%、0.70%,食品饮料、计算机、电力设备及新能源三个行业的配置比例下降幅度较大,分别下降1.28%、1.03%和0.97%。

  
 

   绩优基金主动增持医药行业,主动减持计算机行业:绩优的主动权益基金主动增仓了医药、机械行业,主动仓位变化分别为2.34%和1.28%。同时主动减仓了计算机、汽车、电子行业,减仓比例分别为1.22%、0.85%和0.71%。

  
 

   风险提示:宏观数据、政策变化风险,模型失效风险。

  
 

   国金证券:出海将成为中国汽车产业下一个爆发点

  
 

   国金证券研报指出,中国汽车产业链全球相对竞争力的快速增长,是中国汽车全球化的核心驱动力。出海将成为汽车产业的下一个爆发点:1、整车:全球化市场和品牌运营能力、全球化的研发和生产体系,是决定主机厂出海成败的关键。建议关注:比亚迪、吉利汽车等;2、汽车零部件:零部件出海要求企业有领先的技术和工艺优势+优质的客户结构+国际管理能力。新品周期驱动下,T链是2024年潜力较大的赛道。建议关注:新泉股份、岱美股份等。

  
 

   国盛证券:关注生猪养殖板块的配置机会

  
 

   国盛证券研报指出,持续偏弱的产能去化正在加剧今年上半年的供应压力,且春节后往往是猪肉消费的淡季,猪价表现或难言乐观,同时,当前行业参与者成本分化明显,生猪养殖业资金压力和经营难度或加大,后续主动去产节奏或加快,周期逐渐明朗,建议关注生猪养殖板块的配置机会,关注牧原股份、温氏股份、巨星农牧、华统股份、唐人神、京基智农、新希望等。

  
 

   银河证券:关注机床和刀具底部复苏机会

  
 

   银河证券研报指出,随着宏观经济指标边际改善,以通用机床和刀具为代表的顺周期通用设备板块有望启动。叠加消费电子复苏及手机钛合金材料应用趋势,3C钻攻机及刀具需求量有望提升。建议关注机床和刀具底部复苏机会,机床标的纽威数控、创世纪等;刀具标的沃尔德、中钨高新等。

  
 

   华鑫证券:海外科技进展频频,重视国产算力机遇

  
 

   华鑫证券指出,海外科技进展频频,有望推动AI应用、芯片、光模块、终端等领域进入快速发展的新阶段。结合国产化大趋势,国产算力仍具有巨大的成长空间和投资机会。建议关注:景嘉微等。

  
 

   东吴证券:市场化推动电力资产定位与模式转变

  
 

   东吴证券指出,新一轮电改市场化价格引导,2023年火电容量电价落地,期待电能量、辅助服务、绿色、容量市场继续推进。市场化推动电力资产定位与模式转变,价值长期回升。1)火电:电价落地+资产减值损失可控,关注当前时间点火电投资机会;2)天然气:降费顺价促需求、现金流价值凸显分红提升;3)水电:量价齐升、低成本受益市场化。2024年以来,水恢复+蓄能充沛电量反转,现金流优异分红能力强,折旧期满盈利持续释放;4)核电:成长确定、远期盈利和分红提升。2022年、2023年连续两年核准10台,核电进入常态化审批。在手项目已锁定2030年成长。在建机组投运+资本开支逐步见顶;5)消纳:关注特高压和电网智能化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