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中资讯

头条

财经时评 飞行救生圈应该贴近民生

时间:2024-12-04 19:45

  最近,一款“飞行救生圈”设备引起了广泛关注。整体来看,该产品是一个不规则的多边形,四个角是桨叶,中间是掏空的圆形,有点类似哪吒踩的风火轮的形状。据说,这款设备操作很简单,是傻瓜操作,救生圈上还配置防水相机,可以回传实时画面。不过,据笔者观察,这款“飞行救生圈”似乎有些鸡肋。

  相关公司在简介中称,这款设备将救生圈与无人机技术相结合,旨在通过空中投送实现快速救援。听起来似乎很酷,但在相关新闻下,有一条质疑类的评论热度很高。有网友问:请问这样的救生无人机和用无人机把救生圈挂上有什么区别?

  在评价飞行救生圈的实用性时,成本与价值的平衡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维度。这款产品的研发和生产成本相对较高,其带来的潜在收益是否与其成本相匹配?

  相比之下,传统的无人机吊挂救生圈的方式,成本更低,操作更简单。普通救生圈批发几毛钱到几十元,而负责牵引救生圈的无人机在完成救援任务后还可以出现在不同场景,机动性较高。这样看来,在成本与价值的天平上,无人机救生圈似乎有些力不从心。

  至于中所宣传的另一个要点,实时回传功能,固然在搜救工作中占据重要位置,但是可以想象一下,如果是在复杂的搜救场景之中,需要多款飞行救生圈同时工作时,每一款救生圈都打开实时回传功能,如何去确保后台正确接受和处理这些数据?

  众所周知,实时回传并进行分析数据得出解决方案功能的实现需要电力、高速网络和算力来做支撑,如果需要这些飞行救生圈的功能被最大程度的应用,首先需要保证最基础的电力供应,其次还要保证网络的畅通和算力的正常供应,这些条件在应急救援场景下如何保障,或许会成为新的问题。

  科技创新的意义,不仅在于技术的先进性,更在于其是否真正满足了人民群众的根本需求。飞行救生圈的出现,是技术上的一次大胆尝试,但目前来看,其实际应用价值似乎依然存疑。单看目前海上救援的场景,解决基础设施的问题也许更为迫切。

  回到无人机救生圈,到底是解决救援难题的优秀方案,还是单纯一项技术展示,仍需要我们以冷静的眼光审视其实际价值。说到底,科技创新还是需要真正贴近民生,才会变得更加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