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中资讯

快讯

港股下午茶:云康集团(02325)维持“买入”评级 大和重申中国国航

时间:2022-11-02 14:18

   招银国际:维持云康集团(02325)“买入”评级 目标价21.39港元

   招银国际发布研究报告称,维持云康集团(02325)“买入”评级,预计2022年收入将增长78.3%,2023年收入与2022年持平,目标价21.39港元。公司前三季度未经审计营收同比增90.9%至23.3亿元人民币,达到全年收入预测85.6%,主要受益于核心业务为医联体提供的诊断检测服务快速增长,该业务板块前三季度同比增143.6%,是增速最快的一个业务板块。

   报告中称,由于对头部医院而言,共建实验室可以帮助他们扩大服务范围,增加收入,对医联体内的其他成员医院来说,共建实验室增强了他们的检验能力,有助于获得更多周边居民的信任,因此这种共建模式较好的契合了当下推行分级诊疗的需求,公司共建实验室数量增长较快,前三季度新增110家,总家数达385家。同时单所收入也继续提升,前三季度未经审计的平均单所累计收入达270万元。

  
 

   高盛:首予万物云(02602)“买入”评级 目标价82.8港元

   高盛发布研究报告称,首予万物云(02602)“买入”评级,估计其社区空间管理业务经调整毛利率今年触底,并于2025年改善至15.5%。另结合收入持续多元化,至毛利更高的非住宅业务,预测2023-25年净利润复合年均增长率为37%,目标价82.8港元。

   报告中称,虽然万物云仍处于将“浓度”转化为“更好盈利能力”早期阶段,但认为蝶城战略有成功潜力,因其品牌信誉强、产品组合大规模及高质量、技术应用及供应链投资方面领先,以及管理团队强大。与同业比较,蝶城战略是一个更有效的以浓度为中心战略。此外,整体物业管理股年初至今调整64%,该行覆盖股份现价平均为2023年预测市盈率7倍。该行相信,民企开发商流动性问题有清晰解决方案,为稳定住宅市场及物管行业估值恢复的重要因素。

  
 

   大和:重申中国国航(00753)“买入”评级 目标价上调至7港元

   大和发布研究报告称,重申中国国航(00753)“买入”评级,下调收入客公里(RPK)预测,今年或仅恢复至疫前29%水平,此前预测为60%;另估计今年净亏损将扩大,明年仍然取得亏损,目标价由6.5港元上调7.7%至7港元,不过中国航空业股价主要由政策变化带动,未来相关政策可能有所放宽,将带动股价情绪。公司今年第三季总收入同比跌8%,经调整净亏损增逾倍至87.9亿元。按季比较收入升64%,经营亏损跌24%,而在投资收入增长下,净亏损收窄17%。

  
 

   瑞银:维持长城汽车(02333)“买入”评级 目标价降至15港元

   瑞银发布研究报告称,维持长城汽车(02333)“买入”评级,将今年每股盈测上调30%,反映卢布贬值带来非经常性外汇收益23亿元人民币,但明后年每股盈测则下调21%/28%,反映内燃机车前景暗淡及行业竞争加剧,目标价由16港元下调至15港元。

   报告中称,投资者期望汽车制造商在涉猎电动车的同时,也可以保持良好利润率,对于长城汽车而言,公司优先考虑盈利能力,似乎侧重于后者,但在电动车销量方面相对缓慢。该行表示,Ora电动车在过去一年的销量增幅微小,令投资者失望,预计Ora今年销量将达13万辆、明年或增至20万辆,而整体电动车渗透度由今年12%提高至明年25%。

  
 

   野村:维持友邦保险(01299)“买入”评级 目标价下调至85.48港元

   野村发布研究报告称,维持友邦保险(01299)“买入”评级,下调今年新业务价值预测1.6%,反映第三季业绩,全年估计下跌6%,目标价由90.35港元下调至85.48港元。

   报告中称,公司第三季新业务价值7.41亿美元,以实际汇率计同比升1%,按固定汇率升7%,比该行预期低6%。期内年化新保费同比升2%,新业务价值下降0.4个百分点至58%。在低基数效应下,新业务价值实现正增长,主要由东盟市场强劲增长复苏带动,但增速低于该行预期。

  
 

   第一上海:维持中国神华(01088)“买入”评级 目标价27.22港元

   第一上海发布研究报告称,维持中国神华(01088)“买入”评级,预计2022-24年归母净利润为702/766/777亿元,目标价27.22港元,较现价有31.8%的上升空间。该行认为未来国内动力煤供需形势中短期内将维持紧张态势,公司煤炭销售长协煤占比较高,长协煤价较海外煤价相对稳定,一定程度上保障煤炭业务盈利能力。另近年持续高分红,股息率处行业中较高水准。

   报告中称,公司商品煤产量前三季度同比提升5%,产量已完成全年目标75.2%。新街一井、二井已取得探矿权,获得上湾、补连塔煤矿深部区资源,青龙寺等煤矿获得460万吨/年产能核增。三季度年度、月度长协煤以及现货煤价格较上半年持续上升,环比增长0.58/1.49/2.69%。其中年度长协煤占比从上半年49.7%提升至53.5%,体现其在保供稳价方面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