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
秦州区:管控教育两不误 心理矫治拓新路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颁布实施两周年以来,秦州区紧密结合秦州区社区矫正工作实际,主动转变工作理念,强化规范执法,创新教育帮扶方式,探索完善社区矫正心理矫治模式,努力促进对社区矫正对象由“管得住”向“矫得好”转变,推动秦州区社区矫正工作实效化规范化发展,取得了良好效果。
心理健康讲座“树信念”。秦州区司法局与甘肃省第四强制隔离戒毒所共同开展社区矫正对象心理辅导等一系列活动,在秦州区先后开展了以“洗清污垢,聆听心底最真实的声音”“为心灵松绑 为新生起航”为主题的系列心理健康知识专题讲座。讲座通过图文、游戏、及互动等方式,深入浅出讲解了心理健康基本知识,重点介绍负面情绪的危害,由点到面给出解决的路径,教育引导社区矫正对象要有目标意识、身份意识、接纳意识和内省意识,正确对待工作与生活、逆境与挫折,学会自我调节、管理情绪。教育引导社区矫正对象学法、守法,培养良好心态、自觉接受司法行政机关的监督管理和教育矫正,积极改造,更好地融入家庭和社会。
心理测评了解“忧心事”。了解社区矫正对象心理健康水平和个性因素,确定社区矫正对象心理类别,为制定心理咨询方案提供科学支撑。社区矫正工作人员在日常管理中详细观察并分析每一名社区矫正对象综合表现,“一对一”谈线月底,秦州区累计开展心理辅导谈线人次,帮助社区矫正对象消除不良心理及障碍,引导放下包袱、打开心结、重拾自信、健全人格,逐步恢复心理健康。 ?
心理疏导打开“烦心结”。对心理消极、精神焦虑的社区矫正对象,提供心理咨询送上门帮扶。在甘肃社矫教育APP上,为心理亚健康的社区矫正对象推送观看《调整心态与情绪》《寻找人生的意义》《改善人际关系》等有利于形成积极健康心态的内容,分享社区矫正对象通过努力改造后走向成功的典型案例,引导社区矫正对象汲取正能量,塑造好心态。
心理评估塑造“好心境”。对纳管后5个工作日内的社区矫正对象根据性别、年龄、心理特点、健康状况等具体情况,结合分类、分级管理要求,建立“一人一案”心理状态和其他特殊情况分析方案,每季度根据档案记载内容,对社区矫正对象进行心理状态评估,根据评估结果适时调整心理咨询方案。
在今后的社区矫正管理工作中,秦州区将进一步加强对社区矫正对象的心理疏导与健康教育,着眼于“以人为本,由内而外”的工作理念,继续坚持严格管理与教育疏导相结合,推进社区矫正对象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努力实现机制化、常态化,力争让每一名矫正对象都能够健康、顺利融入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