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
新基金发行热度小幅回升 内外资机构对下半年市场不悲观
尽管近期A股市场走势震荡,但不少权益类基金却宣布提前结束募集。与此同时,当前基金发行市场热度小幅回升,正在发行的新基金数量接近80只。 下半年以来,多家内外资机构纷纷表示,从基本面、估值等角度来看,当前是配置权益资产较好的时点。而A股市场经历震荡调整后,风险溢价水平再度回升至较高水平,若后续居民资金入市意愿进一步增强,市场有望迎来居民资产配置“活水”。 各路资金有望驰援A股 据上海证券报不完全统计,7月以来,超10只新基金宣布提前结束募集。财通基金近日公告称,财通中证500指数增强基金6月26日起开始募集,募集截止日由原定的7月14日提前至7月10日。 此外,中银新能源产业股票基金、华夏智胜新锐股票基金、天弘中证机器人ETF、汇添富中证500增强策略ETF等多只基金均也宣布提前结束募集。业内人士告诉,新基金提前结束募集主要有两种原因:一是认购资金达到新基金发行目标;二是基金经理希望基金尽早成立,以此把握建仓时点。 当前新基金发行亦出现小高潮。Choice数据显示,截至7月12日,当前有79只新基金正在发行,有24只新基金等待发行。 同时,机构也在借助新发ETF入市。例如,易方达中证电信主题ETF上市交易公告书显示,截至7月6日,前10名基金份额持有人包括恒德中益1号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博牛初心安享2号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等9家机构。截至7月7日,华安国证生物医药ETF前10名基金份额持有人亦包括7家机构。 机构判断,北向资金也有望成为A股重要的增量资金。兴业证券在近日发布的一份研报中表示,自2018年后,外资开始趋势性流入A股,累计净流入呈现出明显的线性增长特征,根据模型测算,外资基本保持每年净流入3000亿元左右的趋势。后续随着各种不利因素逐步缓解,外资有望重新迎来系统性回流。 在兴业证券看来,经历震荡调整后,A股市场风险溢价水平再度回升至较高水平,对于以保险、私募为代表的绝对收益资金的吸引力或将抬升。在经历了仓位回落后,这类资金当前仓位重新回落至偏低水平,后续回补仓位有望带来重要增量资金。 “未来居民资金入市意愿若进一步增强,市场有望摆脱‘缺乏趋势性增量资金’的桎梏,迎接居民资产配置‘活水’的灌溉。”兴业证券称。 内外资对下半年市场不悲观 从基本面、估值等角度来看,贝莱德基金首席投资官陆文杰认为,当前是配置中国权益资产较好的时点,对A股在全球范围内的长期竞争力充满信心。在陆文杰看来,机构投资者更应关注所投资公司的成长性和长期竞争力,而中国在新能源、消费品、科技等领域已经涌现出大批具备全球竞争力的公司。 博时基金总经理高阳认为,随着各项宏观数据呈现回升态势,后续稳增长政策有望借势发力,今年三季度有望成为本轮A股盈利新一轮扩张的起点,盈利端对A股构成向上指引。目前权益市场大部分产业主题方向均处于估值低位和底部位置,后续权益市场面临盈利改善和估值端逐步修复的机会,在存款利率下行趋势下,权益资产的吸引力将持续增强。 “我们对后市并不那么悲观,最大的理由在于:经过了两年多的调整,A股市场包括港股市场的估值已经回落到了合理甚至部分低估的状态。我们会重点跟踪两个方向:一是以人工智能为代表,未来5至10年前沿产业发展所带来的机会;二是过去几年经历过深度回调、目前估值合理甚至低估的优质行业。”摩根资产管理中国副总经理兼投资总监杜猛称。 杜猛认为,长期来看,消费、医药、科技等行业有望成为中国未来10至20年经济增长的动力源,证券市场最大的投资机会或将于此。 摩根士丹利基金表示,7月开始进入半年报披露期,半年报业绩延续高增长或改善且出现拐点的行业值得重视,如电子、军工、医药、新能源等。中长期投资方向需要结合政策基调、产业发展趋势、业绩兑现等多角度进行考量,后市看好真正受益于AI产业高速发展的科技板块,景气度保持在较高水平、受益于政策持续加码的高端制造板块,以及业绩增速稳步抬升的医药和消费板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