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中资讯

动态

“造梦者”冯伟:平凡生活里的不凡“突围”

时间:2022-09-29 14:35

  从首次筹办“平凡人演唱会”至今,冯伟一直在以一种积极的方式,回应时代症候,试图建立一个可以安慰焦躁心灵、充满生命力的全新载体,帮助更多普通人于困厄之中完成一场场平凡生活里的不凡“突围”。

  作为“平演”的灵魂人物,他就如同一块顽固的石头般,奋不顾身,投入时代的波心,激起阵阵涟漪。

  做过知名企业CEO,也策划过众多艺术项目,还和金星一起

  他常年游走各地,逛稀奇古怪的小店,看各种形态的展览,痴迷于建筑与音乐。兴之所至,他也会身穿长裙,脚踩粉袜,流连于成都玉林的街道深处。他有多副眼镜用于不同的社交场合,换眼镜的频率可以跟木马乐队主唱换帽子的频率平分秋色。

  秋天的午后,

  冯伟

  坐在我眼前的这个中年男人,用八年的时间,为不同职业、不同身份的普通人搭建起了一个忘我歌唱、自在表达的舞台。从最初寥寥数人观看,到后来辗转于各大文化空间,再到扎根专业的Live House,冯伟率先发起的“平凡人演唱会”项目,令许多平凡人鼓起勇气走到聚光灯之下,完成平凡生活里的一场场“突围”。

  “我的初衷很简单,就是为这座城市那些心怀梦想、拥有才华的普通人搭建一个舞台,他们缺少一个被大家看到并接纳的机会,我非常理解这种对于舞台,对于‘被看见’的渴望。”冯伟说。

  

  如今,“平演”已累积吸引了15000多名歌手报名,在成都、上海举办了100多场演唱会,其中为79位素人歌手举办了个人的专场演出。在冯伟看来,平凡人身上那些令人深受鼓舞的特质,那股热气腾腾的生命力才是最重要的。“每个人都是一体两面,有平凡也有不凡,而这种不凡尤其需要流动和传递。”

  

  台下50名观众蒙上了眼睛,静静聆听台上陌生歌手的演唱,随着婉转的旋律,人们心潮起伏。在黑暗的一隅,冯伟屏息凝神,眼镜片不时折射着来自舞台的光亮。所有演唱会开启前的兴奋与期待,化作了一股平静的力量……

  时针拨回到2014年12月,就像是一艘夜里入水的小船,首场“平演”在“黑暗中咖啡馆”里寂静启航。第一位登台的歌手叫李婉倩,是一位家族遗传先天性白内障患者,看到的世界比常人更“黑暗”,只能依靠听觉与世界建立联系。

  李婉倩

  她从小就喜欢唱歌,就算精疲力竭,也要“用嘶哑的喉咙唱歌”。李婉倩参加过、等热门综艺,曾受邀在陶喆演唱会上共同演出,也曾登上过TEDx等大型演讲舞台。但在“平演”这里,她找到了更加纯粹的、属于自我的表达。

  作为“平演”的发起人,没有人比冯伟更能体会李婉倩对于表达、对于被看见的渴望。“当时我问婉倩,你那么喜欢唱歌,有没有想过举办一场个人的专场演出。她听到后兴奋得说不出话来。”冯伟回忆道。

  冯伟特地将“平演”地点定在“黑暗中对话”咖啡厅,故意屏蔽掉观众的视觉,去掉舞台的“光环”。台上台下,观众与歌者,彼此无法看见,却能感同身受,在一个陌生的场域成为一个“共同呼吸”的整体。

  他的“神来一笔”取得了非常不错的现场反响,“蒙眼听歌”后来也成为了“平演”重要的演出特色。“黑暗中的演出,大家彼此看不见,没有荧光棒,没有多余的肢体语言,也不用靠颜值取胜。所有人关注的焦点都在歌声和歌声背后的故事。”冯伟说。

  观众排队进入黑暗

  当天,两个小时的演唱会,李婉倩演唱了自己最爱的、等十多首歌曲。现场观众沉醉其中,而她的爸妈在一旁不禁泪如雨下。

  事实上,在“平演”首场演出的一个多月前,冯伟才和志同道合的高聆兰、毛怡君一起正儿八经商量做一个只为平凡人发声的舞台。

  刚开始,他们邀请了100个不同行业、不同年龄的普通人,以接力的方式,为“平演”代言。“我们把100个人唱歌的照片做成100张海报发在

  

  他兴奋地看到了促成“平演”的可能性。之后的一个月里,冯伟跟团队开始一起设计宣传海报,联系歌手、选歌、彩排,并在网上发起众筹。“最初大家并没有抱太大的希望,没料想一周的时间里竟然有50名网友参与了众筹,演唱会有了初步的启动资金。”

  于是,“平演”幸运地在众多音乐爱好者的呵护之下,迎来了初航。

  不安于现状的性格,以及10余年媒介领域的从业经历令冯伟对很多新鲜事物保持着好奇。

  他也总是乐此不疲地穿梭于各个领域:2010年,创办自己的公关公司;2015年执掌当时中国TOP10的联合办公品牌——成都方糖小镇;随后发起策展项目“迷你美术馆”;2017年和金星合作

  冯伟

  冯伟的身上有一种强烈的想要表达的特质,他总是游走于边缘,并从边缘出发寻找事物的意义。“在这个激烈变化的时代,不同的人由于不同的际遇,所获取的资源完全不是一个量级。许多人都被挤入了固化的‘评价体系’,跳脱不出生活和工作的‘圈层’。所以我一直思考能不能做一个平台,能够让更多的普通人拥有表达的‘出口’,让他们的故事被看见、被接纳、被传播。”冯伟说,“音乐显然是最重要的载体之一。”

  与那些光鲜亮丽、造价不菲,有“顶流”出现的舞台相比,“平演”的舞台不为追名逐利,也没有什么企图心,只是如一颗朴实的种子般,在边缘生根发芽。

  40多岁的彭静波,和许多中年女性一样,公司与家庭两点一线,在工作的重压之外,还要操心孩子的成长。不堪重负的她得了一场重病,在人生的低谷,她邂逅了音乐,从此一发不可收拾。那段时间,儿子要备战中考,为了不打扰儿子,她每天把自己关在家里的厕所练习美声,一练就是两年。2015年,在冯伟的帮助下,彭静波加入到“平演”,很快便拥有了自己的演唱会,她将其取名为“热望”。

  彭静波

  在冯伟看来,“平演”的舞台上,那些技巧、才华只是基础。“普通人来到这里不是为了所谓的表现欲或表达欲,其实是在寻找一种广泛的共鸣与联结,其本质是每一个个体宝贵的、纯粹的幸福感。”

  谈及这个舞台的吸引力时,“平演”第62位歌手王雪颖向我分享到,“没有表演设计,没有过度包装,台上站着的是一个鲜活的人,歌中凝聚了他或她的个人经历以及看待生活的方式,或迷茫、或遗憾、或笃定、或幸福,总能引起听众的共鸣。这应该就是平凡人之间的惺惺相惜。”

  王雪颖夫妇

  2020年底,大热综艺前来成都录制,宁静、万茜、张雨绮、郁可唯等,还有此行经理人徐峥空降“平演”现场。那天台上的“平演”歌手有地铁司机也有电力工人,他们质朴而炽烈的表演深深触动了这群意外来宾——宁静眼眶湿润静默不语,黄龄泪流满面……

  “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的热爱、我们的偏爱成就了我们的人生。这种成就并不是说带来名和利,而是找到了自己生命的一个支点。”徐峥在看完演出后感慨道。

  

  其实“平演”能上电视,整个过程充满了意外跟惊喜。“现场其实非常紧张,有很多不确定因素,观众、歌手,甚至绝大多数工作人员都不知道姐姐们会来。郁可唯演唱以及姐姐们一齐上台表演,都是徐峥临时在现场跟我商量决定的。”冯伟谈起那一天仍历历在目。

  节目播出后,“平演”受到了成立以来最多的关注,开始“破圈”。“平演”的社交媒体疯狂涨粉,很多观众热切地留言:要去成都,听一场平凡人演唱会……

  

  随之而来的则是可观的商业邀约,但冯伟推掉了其中的绝大多数。“我并不抵触流量,也不拒绝商业,但是在这之前保持我们自己的审美和发展节奏非常重要。我不想让‘平演’陷入到无趣的商业运营之中。”他坦言。

  持续生长的“场景实验”

  究竟如何定义“平演”这个项目以及与它有关的一切?冯伟反复提到了“新物种”一词,“‘平演’没有成熟的范式可以。我们希望它是重塑传统商业范式的‘新物种’,能够以一种自下而上的方式,创造更加多元的价值。”

  依靠众筹、票务、商业赞助及衍生业态,冯伟带领“平演”团队艰难地探寻着一条前人未曾涉足的道路。幸运的是,每场演出都能得到观众足够的支持。“办演唱会各有各的办法,复杂的就贵,简单的就便宜,1万元到4万元不等,多余的资金则会用于团队运作上。”冯伟笑道。

  

  在他看来,“平演”并不是“用爱发电”,而是一个重要的“场景试验”,其内在指向一个高度凝聚的价值观——所有人可以在这里交流、学习、成长。“我们需要的不是成熟的、标准化的东西。”

  作为一场“场景实验”,“平演”一开始就充满了创新与不确定性:起源于小众社群、以一种“去中心化”的方式运作。演出资金主要

  2015年,李怡为第一次接触到“平演”,在参加完歌手选拔后,遗憾落选。但在和“平演”沟通的过程中,她深深地被团队的专业与纯粹所震撼。她也因此和冯伟结缘,最终选择留下来做志愿者,一做就是八个年头。从最简单的验票、到复杂的统筹、再到歌手的制作人,越来越多像李怡为一样的志愿者在不同岗位默默地支持“平演”。

  每场演唱会结束,歌手向参与志愿工作的伙伴致谢

  在李怡为眼中,参与“平演”的过程就是一个一边完成挑战,一边增加自信和丰满自我认知的过程。“我能清楚自己对什么充满力量,对什么感到害怕慌张,用什么方式应对困难。当从舞台上走下来又进入平凡的生活中,这样的经历和思考带来的后劲儿是非常大的。”

  李怡为

  37岁的包子铺老板娘牟子,是“平演”的第72位歌手,她分享道,“虽然我的演唱会已经过去大半年了,我依然时刻关注并挂念着‘平演’的伙伴,有一根无形的纽带在连接着我们,吸引着我们去完成一份热爱,无论这份热爱是自己的还是他人的。”

  牟子

  “平演”的生命力正是来自于其自身的包容性与开放性,能够以“自下而上”的方式,让每一个平凡人自发聚在一起创造出更大的价值。历经八年,倾心于“平演”,冯伟并未停下脚步,仍旧继续进行着他的“场景实验”。

  “疫情之后我们开始探索更多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内容,寻找第二、第三曲线。我们将继续把‘平演在街头’下沉到更多角落,也会继续延展平演Life,同时计划筹备‘平凡的X’,譬如平凡舞蹈会、平凡脱口秀等。”冯伟透露,“我们还在规划平演City,有不少的城市已经抛来了橄榄枝,希望未来可以走出成都。”

  谈及这场实验的最终形态,冯伟笑言,“跟种花一样,我们不抱绝对的期待,任由它开出不同的颜色与形态。我们在乎的是那些真正有生命力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