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
桂浩明:蓝筹股后市能否王者归来
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去年的“9.24行情”对中国股市来说都是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它不仅有效地改变了市场延续已久的疲弱走势,同时也对股市的资金供应格局带来了深刻的变革,为未来A股行情的平稳运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不过也有投资者发现,如果以上涨幅度而论,“9.24行情”以来,中小盘的题材股的涨幅要大于蓝筹股。
以几个重要指数而论,中证2000的涨幅大于中证1000,中证1000的涨幅又大于中证500,中证500的涨幅则大于沪深300,沪深300的涨幅也较上证50更大。在去年四季度,沪深300与上证50指数还是下跌的。
进入2025年,这样的局面仍然在延续,其中,上证50指数的跌幅还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
的确,在操作上,人们也看到,一些业绩良好、股息率高的大盘股,在此轮行情中明显跑输了那些市值不高、业绩平淡,但或多或少带有某些题材的股票。大家知道,去年9月24日,监管层公布的多项政策中,不管是有关支持回购增持的,还是推动互换便利的,在标的的指向上都是倾向于蓝筹股的。特别是那些破净的蓝筹股,一方面是市值管理的对象,另一方面又具备政策支持下的重大操作空间,被认为在此轮行情中会有很大的上涨空间。但近五个月下来,蓝筹股的表现并不突出,而其中的破净股的走势更是不尽如人意,并没有显现出足够的强势。作为利好政策的最大受益者,为什么在行情的演绎中没有能够成为主角呢?
这里的原因大体上有这几方面。其一是这些蓝筹股也包括其中的破净股,在今年的前一段时间,其实已经有过一波上涨。像其中的几家大型银行股,在去年三季度时,有的还创出了新高。虽然它们中有些还处于破净状态,但就去年以来的表现而言,还是有大量获利盘存在的。这种局面与众多中小盘股创出多年来的新低,有的价格还逼近了面值,形成了很大的反差。对于一般的投资者而言,面对一轮颇有想象空间的上涨行情,往往会习惯性地选择绝对价格低,且一段时期来跌幅巨大的股票进行交易。这样一来,还有获利盘的蓝筹股就容易被忽视,甚至会成为因换股而被卖出的对象。
其次,客观上而言,虽然去年9月24日推出的不少政策,为银行资金在规范的条件下进入股市提供了通道,政策公布后,也的确有不少上市公司及其大股东,以及一些金融投资机构向商业银行申请到了流动性支持,获得了相应的资金。但从公开披露的信息来看,获取资金的数量和人们的预期值,以及政策公布时所给出的额度上限还是存在较大差异。从相关股票的走势中也不难发现,这一阶段并没有大资金集中买入的动向。这也许与相关的准备工作还没有完全做好,以及一些机构投资者还在等待更好的入市时机有关。
当然,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蓝筹股目前的滞涨应该是个短期现象,以后会改变的。只是在暂时没有大资金介入的背景下,这些股票走势偏弱也就很自然了。
还有一点就是,在实体经济增长承压,复苏仍面临较大困难的背景下,蓝筹股的经营绩效也有很大的压力。其中,如建筑、银行等板块所遇到的市场风险还是比较大的。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中长线资金的流入速度。从这个意义上讲,前面提到的一些机构投资者还在等待入市契机似乎也是有道理的。这也从另一个角度反映出,当今股市的上涨还是要以经济复苏作为基础的,在依靠政策力量对超跌现象进行了纠偏后,市场更需要实体经济来支撑其发展。
综合以上几个方面可以看出,当下蓝筹股的滞涨有着复杂的原因,在某种角度来说也是难以避免的,但同时它又是一个阶段性现象,有望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得到改变。经过一个阶段的滞涨,它前阶段上涨带来的涨幅就会被淡化,而市值管理等方面的工作也会进一步展开,实体经济的逐步好转也将明朗化。这样一来,蓝筹股也就有机会后来居上并重振雄风。
- 上一篇:MPS芯源,2024年营收超22亿美元
- 下一篇:华大九天:AI技术将赋能E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