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中资讯

业界

开创普惠金融新篇章,汉口银行以“数智”力赋能行业与未来

时间:2024-11-13 18:33

  当前,普惠金融服务覆盖面逐步扩大,数字化转型深入和商业银行服务重心下移,让普惠金融对数据开放、整合、应用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更对银行业提出了新要求和新标准。

  在这场浩荡的数字化改革浪潮中,汉口银行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坚持走出一条特色化、差异化、数字化之路。

  在数智化道路上,汉口银行坚持守正创新,加快推进金融与科技深度融合,取得一系列创新成果:设立全国首批专业科技支行,成为全国首发第三代社保卡首家合作金融机构,建成了业界领先的光谷数据中心并获评国家绿色数据中心,成为全国碳排放权注册登记系统主数据中心落户地,率先落地全国首批“绿保贷”业务,推出中国银行业首个以银行账户为载体的碳金融产品——“个人碳账户”……以“数”促“实”,汉口银行为服务地方、服务实体、服务中小提供了新模式。

  近年来,立足湖北、重庆经济发展所需,汉口银行积极探索通过运用新技术、新理念,不断增强在小微企业服务、供应链金融、乡村振兴、适老化应用产品等普惠金融方面的创新实践,围绕企业、产业、乡村及市民群体,进一步拓展普惠金融服务广度及深度。

  链接百业,数字金融赋能场景生态“润物无声”。让“科技”与“金融”双向奔赴,汉口银行持续提升普惠金融服务质效,在激活金融高质量发展这张“时代考卷”上谱写了荆楚新篇章。

  创新产品精准服务小微企业

  中小微企业量大面广,联系着千家万户,是推动创新、促进就业、改善民生的重要力量,亦是普惠金融服务的核心主体对象之一。然而,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一直是个行业难题。

  针对普惠金融重点领域的小微企业,汉口银行加强产品、模式创新,深化科技赋能,深度融入小微企业真实经营场景,逐步形成了以数据为基础、以模型为驱动、线上线下协同经营的数字普惠金融新模式。

  在产品体系上,汉口银行利用大数据分析决策及新兴技术,积极开展信贷产品创新,陆续推出“抵e贷”、“301助业贷”、“政融e”、“创e贷”等全线上信用贷款产品,打造“九通惠”数字普惠产品体系,扩大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信用贷款服务覆盖面,大幅提升小微企业融资可得性和便利性。

  在风险管控上,汉口银行针对特色产业缺乏精细化风控,用一套模型、策略难以覆盖不同场景下产业用户的实际需要,该行用大数据技术构建“好人+好企业+三方数据”的立体风控矩阵,针对不同产业打造不同策略和模型,将供应链核心企业、三方大数据“脱核”等相结合,创新上线余个细分行业专案,适配不同业务需求的小微客户,构建标准化与定制化相结合的数字化产品体系。

  于产品创新和后台风险管控两端发力,汉口银行依托前沿数字技术,持续完善数字化产品体系,拓展服务半径,提升了金融服务的直达性和便利度。

  在湖北经济发展的广阔画卷中,科创企业是全省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

  成长于湖北这片科教热土,如何通过数字金融创新,提高科创企业融资可得性,亦是汉口银行打造差异化金融服务的核心命题。

  针对科创企业融资难题,汉口银行基于大数据技术构建了专门针对科技型小微企业的科企贷信用风险管理系统,该系统通过整合企业的工商、司法、税务、征信、知识产权等多源数据,对企业的经营状况、行业前景、资金需求等进行多维度评估,提高了信用评估的准确性。企业可通过汉口银行科企贷线上应用或营业网点提交融资申请,由系统自动完成贷款审批,极大提高了科技型小微企业融资效率。

  “速度快、服务精、效率高。”如今,提到汉口银行,许多企业都有这样的体验和感受。

  理念为先,科技加持,数字技术下的普惠金融服务在为汉口银行完善产品体系的同时,也为后续扩大信贷服务覆盖面,实现可持续经营提供了有力保障,更为企业的“普惠之路”奠定了坚实基础。

  智能金融助推供应链优化升级

  伴随数字化发展浪潮,供应链金融也踏上了数字化转型升级之路。作为金融和实体经济的重要枢纽,供应链金融加速崛起,成为全力“稳增长”,助力经济循环畅通的重要抓手。

  汉口银行以供应链金融为发力点,不断创新供应链金融产品和模式,破解实体企业融资难题,并推动供应链金融服务向数字化、场景化转型升级,以供应链金融为纽带助力保链、稳链、强链,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一方面,汉口银行围绕“智能化”“线上化”,不断提升服务触达领域。以科技赋能,该行精心打造的线上供应链平台不断输出高效便捷的优质服务,提升了系统对接和业务落地时效,依托实时数据交互、信贷业务全周期覆盖的线上标准化功能,为产业链上万千企业输送金融“血液”,成为了赋能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的有效路径。今年以来,平台累计实现融资额109.84亿元,同比增长83%,目前汉口银行线上供应链平台贷款余额突破100亿元。

  另一方面,汉口银行探索深化“平台合作”,不断丰富融资服务场景。为让供应链优质服务惠及更广大市场主体,汉口银行积极与中企云链、联易融等供应链产融平台合作,借助其在区块链、物联网等领域的科技能力,深度嵌入重点行业企业经营场景。同时,结合核心企业自身信息化建设情况,汉口银行线上供应链平台提供个性化的系统对接模式和定制化的金融服务模式,通过这类模式,汉口银行加力服务地方重点产业链,分别与联投集团“联链通”、交投集团“楚道云链”、东风集团“东风跃链”、港口集团“鄂港通”、中建三局“金融通”等实现系统直连及业务落地。

  以“数”促实,汉口银行通过数字化系统构建起更为齐全的供应链金融生态,进一步延伸服务触角,推动普惠金融服务纵深发展。

  截至2024年10月末,汉口银行累计开展供应链项目148个,链属客户达4707户,实现投放13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1%、115%、53%,链属客户中小微企业占比达94%,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提供了覆盖多种经营场景的融资服务。

  数字“三农”激发产业新活力

  务农重本,国之大纲。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完善乡村振兴投入机制”。新时代下,“乡村振兴”工作被摆到更加重要的位置。

  随着乡村新产业、新业态的不断涌现,汉口银行利用前沿科技手段、数字技术,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以个性化和定制化的信贷创新方案,努力破解“三农”领域融资难点。

  在襄阳,某养殖场是一家技术先进、设施过硬、管理规范的现代化蛋鸡养殖场,现存栏蛋鸡40万只,日产鸡蛋5万斤。随着养殖场的现代化改造升级,现有的养殖场设备无法满足现代化养殖的经营需求。

  农村金融历史以来因为生物资产存在估值难、确权难、监管难、处置难等问题,养殖户的资产利益难以保障。为了帮助该养殖户顺利贷款并降低银行风险,汉口银行迅速响应,创新“301蛋禽贷+生物资产监管”相结合的金融服务方案。

  基于“物联网+区块链”技术,汉口银行上线生物资产抵押监管平台,通过AI监管技术实现对养殖户的蛋鸡存栏数量进行实时监测,顺利发放300万元纯信用贷款。

  除了利用大数据分析决策及新兴技术,积极开展信贷产品创新研究之外,汉口银行还以线上标准化产品为基础,持续深化金融科技创新。

  在惠农产品体系上,汉口银行结合不同区域特征、业务场景、行业领域,陆续推出“301饲料贷”、“301蛋禽贷”、“301渔业贷”等面向三农群体的精细化数字金融产品,通过‘线上+线下’的乡村振兴服务模式,满足不同涉农群体个性化和定制化的信贷需求。

  乘“数”而上,金融科技创新为乡村振兴“蓄能加势”。通过提升农户群体贷款可得性和便捷度,汉口银行将金融业务做到“农民心头”、将金融服务送到“田间地头”、将致富办法送到“农户手头”,让金融活水从源头更好地润泽广袤乡村。

  让金融服务跨越“数字鸿沟”

  数字金融的推进,不只是一场单纯的技术“军备竞赛”,更是一场旨在提升消费者服务质量和体验的战略转型。不过,金融与科技的深度融合使得银行等金融机构业务更加智能化,但对于老年群体而言却形成了严重的数字鸿沟。

  帮助老年群体解决触网难题,汉口银行推出适老版手机银行。该行以用户为中心,全面优化界面设计和操作流程,有效解决老年人“看不清”的难题;融入智能语音服务,让老年人轻松告别“找不到”的困扰;提供人工、24小时客服一键求助服务,确保线上线下服务无缝衔接,让老年人享受无忧金融体验。

  走进汉口银行营业厅,俯仰之间可以发现更多智能服务“小巧思”。

  加快ATM现金设备的适老化升级,通过增加受理存折的设备,让有使用存折习惯的老年群体也能在ATM上办理自助现金取款业务,为老年人提供更加便利的服务,真正做到“科技温暖人心”。

  让社保卡换卡更便捷,汉口银行逐步更新便携式社银制卡一体机,并在新机具上集成上线社保卡即时开立金融账户和38项高频社保政务服务业务功能,实现社保卡业务的一站式办理,赢得了区域市场的广泛好评。

  温暖细初着笔,服务无弗远届。科技赋能,汉口银行以“数”促“质”,让金融服务更“触手可及”。

  作为地方金融机构,汉口银行用二十七年耕耘将“数智化”锻造为自身核心竞争力,成为数字银行先锋代表。面向未来,汉口银行将继续写好“数字金融”与“普惠金融”大,用“科技之光”照亮“奋斗者之路”,为荆楚高质量金融发展注入澎湃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