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中资讯

要闻

正确认识民营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时间:2025-02-24 21:00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发言人办公室2月21日表示,即将召开的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将对民营经济促进法草案进行二次审议。二审之后,常委会法工委还将进一步征求各方面意见,修改完善草案,保证民营经济促进法尽快审议出台。

  前不久召开的民营企业座谈会备受各界关注。在我国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座谈会深刻体现了对民营企业和民营经济的关怀和重视,为做好民营经济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民营经济是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力量。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正确认识民营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就外部环境而言,地缘政治风险上升,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重构等因素都增加了民营企业“走出去”的风险和成本。部分外向型民营企业面临订单减少、利润下滑的困境,需要重新调整市场布局和发展战略。

  从国内市场环境来看,民营企业在市场准入、资源获取等方面,仍存在一定程度的隐性壁垒。一些行业领域虽然名义上对民营资本开放,但在实际操作中,民营企业常常面临手续繁琐、门槛过高等问题,很难参与公平竞争。金融机构出于风险考量,对民营企业的贷款审批往往相对严苛,贷款额度受限,融资成本居高不下,也严重制约了民营企业的发展。

  就民营企业自身而言,随着我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传统粗放型发展模式难以为继,部分民营企业存在创新能力不足、产品附加值低、管理水平不高等问题,无法跟上数字化、绿色化转型的大趋势,在新的市场竞争态势面前应对乏力。

  这些挑战不容忽视。然而,挑战的背后往往代表着重大机遇,当下也是民营企业迎难而上大展雄图的最好时机。

  一方面,国家对民营经济的重视程度空前提高,一系列利好政策不断出台。从税收优惠到财政补贴,从简化行政审批流程到知识产权保护加强,都为民营经济营造了更为宽松、有利的发展环境。

  另一方面,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兴起,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兴技术快速发展,有利于民营企业尽快转型升级,而内需市场的不断扩大,则为民营经济开辟了广阔空间。

  随着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和消费结构升级,对高品质产品和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民营企业凭借敏锐的市场洞察力,精准对接消费需求,完全可以在国内大循环中找到新的增长点。

  迎接挑战,抓住机遇,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完善法治保障是接下来的首要任务。

  高规格的民营企业座谈会召开,民营经济促进法草案进入二次审议,对民营经济而言,都是重大利好信号。

  各方面普遍认为草案对于全社会稳定预期、振奋信心、凝聚力量,激发民营经济发展动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加快出台民营经济促进法,从法律层面明确民营经济的地位和作用,完善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等制度安排,同时加强执法司法保护,确保民营企业合法权益得到有效维护。这些措施将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坚实的法律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