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
Intel 18A、台积电N2与三星SF2全面解析
在半导体工艺的激烈竞争中,Intel、台积电和三星三大巨头正全力冲刺2nm节点,以期在未来的芯片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近日,半导体研究机构TechInsights和SemiWiki发布了Intel 18A(1.8nm级)和台积电N2(2nm级)工艺技术的关键细节。
从能效角度来看,台积电N2制程在相同电压下可将功耗降低24%至35%,或将性能提高15%,晶体管密度是上一代3nm工艺的1.15倍。这些指标的提升得益于台积电的新型全环绕栅极(GAA)纳米片晶体管以及N2 NanoFlex设计技术。相比之下,三星SF2(2nm)相比上一代SF3(3nm)功耗降低了约25%,略逊于台积电的30%左右。而Intel 18A的能效数据则因缺乏足够对比信息而未能纳入分析。
在性能方面,TechInsights通过标准化计算得出,Intel 18A的性能值为2.53,位居榜首;台积电N2性能值为2.27,紧随其后;三星SF2性能值为2.19,位列第三。在高密度逻辑单元晶体管密度方面,台积电以313 MTx/mm2遥遥领先于三星的231 MTx/mm2和Intel的238 MTx/mm2。
对于尖端制程来说,良率是极为关键的议题。台积电报告称,其256Mb SRAM阵列的平均良率为>80%,峰值良率为>90%,显示出出色的低缺陷密度。相比之下,三星第二代3nm因良率问题而苦苦挣扎,据传仅20%,并因此失去客户。而关于Intel 18A良率只有10%的传闻,TechInsights强调这并非事实,实际良率要好得多。
据传,台积电将对其每片2nm晶圆收取约30,000美元的费用,这一价格达到了3nm晶圆的1.5倍。然而,考虑到密度仅是3nm晶圆的1.15倍,这意味着晶体管成本的急剧增加,可能使得客户难以接受。因此,有报道称苹果可能会因2nm高昂的价格而放弃率先采用。
在背面供电技术方面,Intel 18A有望成为2025年首个实施该技术的工艺制程。相比之下,三星的SF2P工艺将于2026年实施背面供电,而台积电则可能需要等到2026年或2027年才能在其A16工艺上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