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
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规划师匡晓明:实施区域协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完善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机制,构建优势互补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愈加被认为是中国经济发展的“第四极”,作为成都向东的“前沿”,成都东部新区将如何迎接新一轮发展利好?
在7月29日举行的2024成都东部新区上海专场城市价值推介会上,作为成都东部新区总体城市设计的总规划师,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规划师、城市设计研究院院长匡晓明接受了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规划师 匡晓明 当下,成都东部新区正在推进交通进一步提升。去年,坐落于新区的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客运吞吐量首次突破4000万人次,跻身全国机场第五位。不久前,天府国际机场刚迎来投运三周年,在匡晓明看来,其客运吞吐量今年还会进一步提升,眼下更重要的是提升机场的换乘问题,并进一步推动航运“流量”变成新区经济发展的“留量”。
值得注意的是,推介会所在的上海,正在推动新一轮经济地理重塑。匡晓明认为,上海推动“五大新城”建设、打造“东方枢纽”,与成都东部新区的发展方向不谋而合。接下来,两地有望在高科技领域进一步实现联动,基于共有的文化差异性和包容性,创造科创的共同需求。
发挥交通引导作用是成都东部新区的一大重点
成都东部新区是因协同而生的片区。它是成都跨越龙泉山发展、向东推进的关键一招,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要的桥头堡,也是实现城市群发展的战略举措。
中国未来城市的主体形态应当是城市群,现在,包括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以及成渝和长江中游几个城市群正在成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是构筑全国城市群钻石型布局结构的重要节点。其中,成都都市圈主要依托成都市区,由成德眉资四市构成。成都东部新区实际上是成都都市圈东拓的核心区,也是成德眉资同城化综合试验区的核心区。因此,无论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来看,还是从成都都市圈来看,成都东部新区都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支点。
未来,成都东部新区实现突破的一个重点在于,进一步强调交通属性。现在,新区已经有了天府国际机场,正在推进建设简州高铁站,还有轨道交通18号线号线等一系列交通线路,这些都是关键的基础设施。
第二,要在整个都市圈里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其他区域目前都有了一些发展方向,成都东部新区要依托自身特殊的经济地理位置,找到适合的产业抓手。比如,有了机场和高铁站,就明确了周围产业的偏好;而“成渝之间”的位置,应该重点突破先进制造业。先进制造业是稳固创新发展的底盘,目前,成渝地区的科研资源已经开始向外围辐射,成都东部新区就特别适合推进先进制造业的发展。
最后,要重视在独特区位下的环境打造。位于成渝之间,成都东部新区应避免成为“阴影区”,营造好自身的环境就特别重要。我认为世园会的举办是关键一招,不仅能将“小环境”营造出来,还能提升外界对成都东部新区的认知。
匡晓明在2024成都东部新区上海专场城市价值推介会上作推介 第一,要把生态做好。中国式现代化中重要一条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公园城市恰恰反映了人与自然、城市与自然、人与城市和谐共生。对于成都东部新区而言,就是依托好龙泉山,依托好绛溪河、沱江、三岔湖,依托好三条大绿廊等,组团式发展。我们做总体城市设计的时候,铺垫了一个千年蓝绿交织的城市发展骨架,这是中国式现代化产业新城在东部新区的一个映射。
第二,创新引领仍是这个时代的主旋律和总的引领,无论是发展先进制造业、消费、科技研发,还是居住和产业社区,各个方面都要创新。成都东部新区打造的未来医学城、未来科技城等先进制造板块本身就是创新。但更多领域同样需要被关注,比如,能否提供生活的创新、吸引年轻人才聚集?对此,我们要问问成渝地区的年轻人要什么,需要我们提供什么?他们可能需要线上线下共享、需要有个性化的东西,而未必需要大的客厅、也不一定喜欢天天在家里做饭。尤其是四川年轻人更具创新性、包容性,对休闲的关注在全国都非常有名。那么,能不能在住宅产品上创新,在生活方式上创新?这个新的住宅产品应该是什么?
第三,未来城市场景营造很关键,现在的城市不能冷冰冰的,我们要关注人文。成都东部新区有一定文化积淀,但还不够丰富。我们既要传承历史文化内容,还要创新打造属于这个时代的人文空间。
此外,中国式现代化城市的内核是以人为中心、推动共同发展,要考虑到各种年龄段的需求。对于新城来说,特别需要关心的是年轻人以及他们的下一代,儿童友好也特别重要。
让成都天府国际机场从到发节点转换成目的地
接下来,一要关注换乘问题,增加多种交通方式的多式联运,提升其节点作用。
二要解决“流量变留量”的问题。一方面,要有一些内容让大家留下来。一般的高铁站和机场基本上就是一个到发的节点,不会停留在机场,我们接下来要研究,这里有什么可以吸引游客?有什么产业能够聚集?
据我的研究,可以选择机场偏好型产业,比如对机场依赖的货流,所谓“快速的产业需要机场、中速的产业需要高速路和铁路、慢速的产业需要船运”。很多产品体积比较小、价值很高,其产业就适合在机场聚集。另外是快时尚,因为其更新换代速度快,必须以最快的速度运输。当然也包括生物制品以及生鲜或即食的食品等。我们要为这些产业提供空间,聚集相应的产业。
从国际上看,交通枢纽站往往也有很多消费空间,会聚集以交通枢纽引导的消费行为,这可能也是一个重要方向。
成都天府国际机场 基于天府机场的国际属性和游客数量,新加坡樟宜国际机场的模式值得借鉴。在机场综合体内部,不仅提供消费空间,而且增加绿色休闲场景,搭建瀑布、设置小火车快速穿越在绿化之间,吸引更多消费者停留。在此基础上,天府机场还需要进一步创造,比如,可否让成都机场通过熊猫IP吸引人?熊猫IP能否附加高科技属性?
成都作为一个旅游城市、创新城市和休闲城市,机场应该是与众不同的,它既解决简单的交通功能,也有很好的复合性,甚至成为把交通流量变成消费流量的一个重要载体。
上海和成都东部新区值得在高科技领域联动
回溯历史,“窗含七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东吴”就是上海地区,当时成都就有“东吴万里船”,现在就更为方便。而且两地拥有面向海外、面向内陆,面向大海、面向高原的各种差异性,差异性也有可能带来关联性。另外,两城都有很强的包容性,兼收并蓄,城市性格很像,不仅外来人口多,流动性也很强。也因此,两市都有很强的创新特性。
而当前,上海正在推进五大新城建设,实际上是疏解中心、推动全域发展,由原来的圈层发展转变为都市型发展,进而联动长三角带动城市群的发展。而成都跨越龙泉山也是一种扩容发展,把中心城区的部分职能疏解到外围,这一点两市也有相似性。
另外,上海近期非常重要的一项谋划是建设东方枢纽,这是浦东发展和开放的一个重要抓手。它不是简单建一个高铁站,它周围带动了接近800平方公里左右的发展,包括迪士尼所在的川沙和张江高科技园区都在其中。换言之,上海在目前的历史阶段,仍然特别强调交通的联动作用,因为对接内地、联动海外,构建双循环发展布局非常重要。这一点对于成都东部新区有一定借鉴意义。
成都东部新区城市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