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
私募场外衍生品交易新规实施在即 海南希瓦紧急变更40多只基金合
私募新规将于8月1日正式实施。
随着新规实施日期临近,近期,不少私募基金纷纷紧急变更基金合同,以便符合新规要求。
视觉中国图
7月16日,百亿私募海南希瓦私募发布公告批量修改基金合同,将对希瓦小牛6号等40多只基金合同有关条款作出变更。
对于各大私募基金紧急修改基金合同,黑崎资本首席战略官陈兴文告诉8月1日,将正式实施。随着日期临近,近期,多家私募基金针对新规中关于场外衍生品交易的规定,向投资者发布变更合同征询函或告知书。基金合同涉及修改的内容各家私募有所不同,但主要还是基金合同的投资范围,涉及场外期权、收益互换、雪球结构等。
7月16日,百亿私募海南希瓦在其官微发布公告称,根据要求,将希瓦小牛6号、希瓦小牛雪球、希瓦强袭信用债等40多只基金合同有关条款作出变更。
从具体方案来看,首先是自8月1日起,基金新增场外期权合约以及存续合约展期的,除仅开展商品类场外期权交易外,基金净资产不低于5000万元;向全部交易对手方缴纳的场外期权交易保证金和权利金合计不得超过基金净资产的25%。
其次是基金新增收益互换合约以及存续合约展期的,基金净资产不低于1000万元;参与挂钩股票、股票指数等权益类收益互换的,向交易对手方缴纳的保证金比例不低于合约名义本金的50%。
第三是基金参与证券公司等机构发行带敲入和敲出结构的场外期权或者收益凭证的合约名义本金不得超过基金净资产的25%。
对此,深圳某百亿私募人士告诉杭州某私募人士告诉4月,中基协发布,其中第十七条规定,不得将场外衍生品交易异化为股票、债券等场内标的的杠杆融资工具,不得为基金销售机构向自然人投资者销售特定结构的场外衍生品提供通道服务等。新规突出强调了对期货和衍生品交易的相关规范,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开展场外衍生品交易的,基金净资产、保证金比例等应符合要求。根据规定,已备案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基金合同不符合规定的,应在实施之日前修改基金合同。
7月1日,红思客资产在其官微发布了公司旗下红思客8号私募基金合同变更的告知函,首先涉及到费率问题,公司将原表述的基金申购费从1%直接修改为0%。最关键的是修改投资限制,涉及到基金增加场外衍生品相关投资限制。
7月11日,领路私募证券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在其官微发布了旗下基金合同变更的告知函,从内容来看,也是涉及到基金的投资章节中的投资限制条款的修改,内容都和上述修改基金合同的私募相同。
值得注意的是,也有部分私募为了省事,选择删除场外衍生品投资范围。比如武汉同温层私募基金公司于7月16日在其官微发布旗下私募基金合同变更的公告,其中在“基金的投资”章节的“投资范围”中删除以下投资标的:收益互换、场外期权、收益凭证、利率互换、远期合约、掉期合约等投资标的,变更内容自7月16日起正式生效。
陈兴文表示,新规对场外衍生品交易有着严格规定,私募目前是单产品1000万元的门槛,保证金和权利金合计不超过净资产的25%等,将有效降低私募基金的投资风险,年底前将持续清退平均资产不达标的产品。此外,新规还要求私募基金对单一股票的投资不得超过基金资产净值的一定比例,控制杠杆率,减少市场波动性。信息披露和内部管理的加强,提高了市场的透明度和合规性。
新规的实施对80%~90%的中小私募基金意味着必须进行重大转型,特别是管理规模小于1000万元的基金,将面临强制清盘的风险,迫使他们将多个小规模产品的资金集合,形成规模更大的单一产品。这一变化不仅是挑战,更是机遇,这是推动私募基金逐步向精品机构化的彻底转型,鼓励长期战略投资,提升专业能力和竞争力,更好地服务于投资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