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
专访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馆长许杰|文博热的冷思考:不需担心流
“文博场所将来的发展态势可以参考科技创新的生态,在小规模且风险可控的情况下,多做实验以获取经验。”7月11日,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馆长、美国人文与科学院院士许杰在成都市美术馆A区负一层学术报告厅进行了题为的讲座。活动现场,许杰接受了自2008年起出任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馆长的许杰,是美国首位担任大型艺术博物馆馆长的华裔,拥有四十余年的国际博物馆从业经验,其工作范围包括学术研究、展览策划、文物典藏、行政管理。
在他看来,数字化技术为文物多元化、多层次的叙事带来可能。而在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加持下,文博行业的边界还有望被进一步拓宽。
在此期间,如何通过实验的方式找到门径,是重要的一环。与此同时,受惠于“文博热”的影响,国内文博场所在实验上有时间上的提前量,下一步需要注意的,应该是如何进一步深化观众的参观体验。
“数字化技术是大趋势,文博场所应按需做有意义的实践”
另外一个好处在于,数字化技术可以让观众拥有主动选择权。不同观众的欣赏兴趣和求知角度是不一样的,有的观众会想了解更多的背景,比如艺术品的创作过程、功能、文化语境等等。
当然,这种利用和开发应该是以叙事和文物为主导的,终极目的还是服务于实际的艺术品。同时,也要考虑到,并不是所有的观众,特别是年长的观众,对现代的科技熟练运用或有兴趣运用,所以还是需要保留传统的文字展板形式。
观众是多元的,我们的目的应该是按照其不同需要做相应的服务。而将来所有工具的使用都不是零和关系,而是多元、共生、共存的关系。
亚博馆精选重点珍宝结合数字化技术赋予情景化展示 文博场所将来的发展态势可以参考科技创新的生态,在小规模且风险可控的情况下,多做实验以获取经验。这些实验的过程,也就是创新的过程。
需要注意的是,文博场所不应该因为数字化技术或人工智能是大趋势,就“一窝蜂”地往上涌,而是应按照自己的需求做有意义的实践。
“王陵瑰宝:中国汉代考古新发现”展览,2017 我认为,将来文博行业的人工智能开发,不只是人工智能科技专家单独的使命,而是需要与相关的文博专家配合,让两者对人工智能有开发的共同主导权。
“文博热”为深化观众观展体验带来时间提前量
当然,这也带来了一些挑战,比如人员太多以至于影响到了观赏的体验感;参观的层次相对来说比较单一,主要是以“看稀奇”为主等等。
而在此背景下,数字化技术作为另外一个大的趋势,叠加“文博热”的现状,其实是提供了非常好的便利条件,并且带来了一个很大的时间提前量,让文博场所有充分的时间去实验。
为什么这么说?以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为例,在美国,亚洲艺术并没有真正地进入主流文化,我们的工作显得尤其重要与迫切,同时也显得艰难——我们会永远面临观众量的挑战。而中国的文博场所有“文博热”的优势,应该充分利用这段时间把实验做好,开发深层次吸引观众的内容。
比如,在更多年轻人参观的情况下,其实可以针对年轻受众的需求做一些小范围的实验,并在过程当中逐渐找到门径。
国内掀起一股“文博热”
故宫文创 就像喝咖啡一样,在咖啡馆喝,和在家里自己制作咖啡来喝,体验必定是不同的。同理,博物馆等场所下一步需要思考的便是:我能够带来的体验,应该是怎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