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
又有多只基金大额赎回 部分A类份额也未幸免
时间:2024-07-14 03:30
。这是一只指数型基金,且对应投资标的多属于信用债资产,在近期资金面宽松和稳地产政策持续推进的背景下,信用债市场其实迎来了一波下行潮,一方面代表资金追逐此类较高利息资产的意愿,另一方面也存在前期持有人套利离场的风险。
因此,从交易角度看,不光信用债,包括国债等资产也在近期资金高度关注的同时,引发部分套利资金离场。
需要指出的是,信用债的违约风险亦不容忽视。
Wind统计显示,截至6月27日,2024年以来已经有59只信用债出现违约,违约类型包括展期、未按时兑付利息等。
就这些债券的违约前主体评级来看,很多都是3A级别,甚至是央企、国企发行的债券。如央企远洋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的21远洋01、21远洋02、19远洋02、21远洋控股PPN001等信用债就发生违约,包括展期和未按时兑付本息等实质性违约情形,地方国有企业青岛世园有限公司旗下21青世02等也发生违约。
从数量来看,2024年二季度以来发生违约的信用债数量明显高于一季度。有公募界人士坦言,2022年底到2023年上半年,债券基金大跌后的净值修复,很多产品都在重配信用债,也是出于对相关资产高息高评级的认可。
对于现阶段风险频出的信用债资产,如今基金在配置上会否延续此前的思路依然存疑,至少从投资人的态度来看,已经出现较大分歧。
前述公募人士表示,债券作为固收证券,其波动体现市场行情走势,一方面是大量释放的流动性有投资回报需求,另一方面是合适的标的资产处于稀缺状态,作为管理人经营压力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