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
电商平台取消预售 快递网点从容应对“6·18”
“6·18”已经开启一周,相比过去几年,今年最大的变化就是各大电商平台取消预售。这个曾经为了防止快递公司爆仓的策略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对网点来说没什么太大变化,经过这么多年考验,我们早就能从容面对了,快递派件量每年递增10%是常态,快递公司能做的就是一直招人、招人、再招人。只有人员充足,才能保证不爆仓。”一位网点负责人向
申通涿州网点“6·18”包裹情况 受访者提供
交通运输部数据显示,“6·18”大促第一周,全国快递揽收量约35.93亿件,环比增长7.29%,日均业务量已达5.13亿件。进入6月,随着更多优惠活动的到来,快递单量也将继续突破峰值。
极兔杭州下沙网点负责人向不过,在他看来,取消预售后,消费者的下单周期延长到了一个月,对于网点来说反而压力小了很多。“去年6月1日我印象非常深刻,好几个电商平台在这一天开启了第一轮付尾款的活动,当天网点包裹量增长一下超过50%,我们临时调集了不少人员和车辆,才勉强能应对当天的峰值。”该负责人向该网点负责人同时透露,这个网点周围产业主要是小电器、母婴产品、零食等,同时还是天堂伞产业带,主要发货需求都是电商件,直播带货的发货商家也很多,今年他们提前跟发货量大的客户沟通过,预测了可能的发货量,提前准备好人手和车辆,目前来看还没有遇到太大的挑战。
申通快递涿州网点负责人向谈及首个取消预售的“6·18”带给快递网点的变化,该负责人特别提到一个细节,往年电商大促的预售下沉件有特殊标识,派送时网点需确认客户结清尾款才能配送,流程比较复杂;今年所有快件都是一样,网点只需按需配送,流程少了,也不会有爆仓的危险。
不过,也可以看到,取消预售后,消费者的下单分散到更长的时间周期,虽然今年“6·18”整体网点包裹量会比前几年有所增加,但对网点来说压力却大幅减少。
顺丰方面表示,今年“6·18”横跨毕业季、父亲节和端午节,行李寄递和节日寄递都成为这个6月的保障重点。一方面,顺丰根据往年数据进行业务动态预测,提前配置相应的人力、物力和运力,保证生产环节高效运转;另一方面,顺丰提高发运频次,利用闲时班次作业处理,提升生产效率。针对生鲜和节日时令等产品,顺丰通过充分利用航空资源,提升散航利用率,从而保障快件尽快到达。
收派人员方面,顺丰充分通过跨网点支援及区域协同,加大同城资源融通;在场地资源方面,顺丰通过加大硬件投入、模型调优提升场地产能;在运力资源上,充分利用散航、货机资源,加大前端直发,保障快件运输的质量与时效。
极兔方面也向极兔方面表示:“截至目前,极兔在转运中心已投入超过204套自动化分拣设备,进一步保障从中心到集散、网点的服务质量。此外,极兔亦通过提前招采旺季所需高峰干线线路等措施,多种方式保障旺季期间发运需求。”
通达系快递公司中,中通快递透露,为了应对今年“6·18”取消预售的不确定性,中通云仓科技基于客户历年的销售数据、物流数据,加之品牌指数、促销力度、消费动态等因素,建立预测模型,对“6·18”大促数据进行精准预测,提前完成备货入仓、订单预包、商品前置等动作。
申通快递推出体验专属保障“星球保障计划”,针对大促期间不同电商平台、商家客户,申通推出了包含极速揽收、截单顺延、仓配协同、精准路由、优先派送等优质服务的定制化快递综合解决方案,采用“一客一案”的协同方式,保障商家和消费者的服务体验。
韵达则成立了“6·18”保障工作小组,负责统筹全网操作、中转、运营、安全、客服等各项保障工作,确保业务顺畅运转。
中国物流学会特约研究员解筱文向在解筱文看来,今年“6·18”取消预售后大部分网点能从容应对比平时多30%左右的单量峰值,主要原因是快递公司及网点提前做好了更充分的准备,包括人力、物力的调配更加合理,仓储和分拣设施的优化提升了处理效率,以及物流技术的进步使得流程更加智能化和高效化,从而能够更好地应对增加的单量。
“这几年‘6·18’物流和快递层面最大的变化是智能化和数字化程度不断提高,例如智能分拣设备的广泛应用、物流信息实时追踪的实现等。未来还会有更多无人化技术的应用,如无人配送车、无人机等进一步普及,同时绿色物流也可能成为重要看点,推动快递包装的环保化和可持续发展。”解筱文表示。
快递网点今年“6·18”的从容应战,也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快递企业的产能过剩问题。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快运分会副会长徐勇对安信证券此前在研报中分析称,头部快递企业产能过剩导致价格竞争意外加剧,行业价格已再次降至较低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