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
全球电商平台竞逐中国供应链 海外仓的竞速、竞争和进化|出海风
根据各地初步统计,全国跨境电商主体已超12万家,跨境电商产业园区超1000个,建设海外仓超2500个、面积超3000万平方米,其中专注于服务跨境电商的海外仓超1800个,面积超2200万平方米。
同时,竞争也在加剧,“我们前三个月海外仓租金每天每立方0.6美金。”
“来了解一下我们的海外仓业务,退货换标最低0.35美金/个。”
⋯⋯
不少入局海外仓的企业正积极招揽跨境电商卖家入驻,价格战在激烈竞争下日渐升温。
“现在市场上,的确有不少报价比较低的仓库,行业价格战对海外仓企业还是会有伤害的。”一家海外仓企业负责人向“除了关注价格,我们头部客户对服务能力还是比较看重的,最后一公里的配套快递部分我们有着良好的合作框架。目前海外仓已经进入到比拼服务能力的时候,后续竞争还会更激烈。”发现国际物流总经理傅赛波表示。整体来说,海外仓是一个赛道,很多同行都在做转型。海外仓企业要强调服务理念,并不是仅仅打价格战,服务理念一旦上去,可以有更多的增量。
价格之外,退换货也是当前国内海外仓企业普遍反馈的一大痛点。有海外仓企业表示,有一些跨境电商卖家的产品退换货率较高。但货物直接退到海外仓,海外仓既要负责进出货,还需要有专业的团队处理退换货,在时间周期、信息对接上仍存在较大的优化空间。
“我们也希望更多入局跨境电商的工厂了解,工厂不断发货返单,保持一定的库存数量,是跨境电商的一个很重要的特征。一旦断货,跨境卖家之前投入运营成本的产品链接就断了,这是卖家不愿意发生的事情。所以,工厂如果一旦有好的产品在海外大卖,一定要快速补货。补货的周期和资金链是正相关的。”大健云仓相关人士表示。
试水新模式:供应链前置
在今年4月底的投资者交流中,乐歌股份方面分析,美国第三方仓两极分化比较明显。一方面,中大型的第三方仓储企业在扩仓;另外一方面,小型的海外仓因为仓储价格的显著增长、自身经营能力以及规模优势尚未建立等原因退出行业。从供应端来说,今年基本没有行业新进入者,原有海外仓服务商有一些开仓计划。从需求端来说,亚马逊、Temu、Tiktok等渠道多维度发展,尤其是亚马逊仓储价格上涨,整体市场需求保持增量。
不过,眼下乐歌股份不仅仅聚焦海外仓,而是结合现有的美国40万平米海外仓,配套成熟的仓储物流体系,推出分销平台。项乐宏表示,这是乐歌股份全新推出的现货交易B2B平台,采用了供应链前置的商业模型,为国内外贸工厂和跨境卖家分销商之间搭建了一架桥梁。
从线性驱动升降桌产品到第二增长曲线海外仓,如今又推出分销的B2B平台;项乐宏表示,虽然公司业务在不断延展,“但企业能力是有边界的。我不能什么都干,我不能什么都卖。电商和海外仓仍然是我们核心的竞争能力,乐歌自己生产制造的产品,只能是线性驱动。我们不跟客户去竞争”。
为什么要在海外仓业务基础上再推出分销平台,项乐宏表示:“现在跨境电商平台都在对接产业带源头工厂,中间商的空间在未来会变小。而另一方面流量日趋碎片化,渠道资源多元趋势明显,但现在国内工厂尤其是中小外贸往往又缺乏好的销货渠道,所以我们要做的就是整合碎片的流量资源、碎片化的买家能力,为中小工厂找渠道,为中小卖家找货源,搭建了B2B分销平台。”
宁波跨博会 “供应链前置”概念,即与传统外贸工厂先接订单再生产的模式不同,是由工厂主动定义产品、生产、备货至海外仓,再对消费者进行销售。大健云仓正努力探索和推动更多传统外贸企业尝试供应链前置的外贸新模式。
大健云仓B2B平台为供应商和跨境卖家提供交易撮合服务,财务数据显示,2023年大健云仓与B2B平台相关的3P业务高速增长,平台GMV同比增53.3%,3P Seller GMV同比增65.4%。
尽管当下全球跨境电商平台都在竞逐中国供应链,更深度地对接国内的产业带。但对国内的工厂而言,能力的边界同样存在。
“对外贸厂家而言,一旦货物到达海外,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快速去化。因此,对周转率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有海外仓业内人士向而在大健云仓相关负责人看来,传统外贸工厂依托廉价的土地要素、人力成本、原材料,卖的是产能,而现在外贸模式转型,通过跨境电商渠道、供应链前置的分销B2B平台,他们更多卖产品。跨境卖家可以先通过市场测试,再根据市场需求向平台下单,这可以帮助工厂快速了解市场,适应市场,并加速库存的去化。
“原来外贸工厂输出的是产能,单纯接受海外采购商的批量订单。而现在跨境工厂输出的是产品,让更多跨境卖家来分销产品。而在产品输出的维度之上,未来可能还将输出越来越多的跨境品牌,这也是国内供应链的一条升维路径。”大健云仓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