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中资讯

推荐

多维度锻造“内功” 基金产品端走高质量发展之路

时间:2022-08-22 12:57

   公募基金数量正式突破“万只”的大时代,也遭遇了“迷你基金”持续增多的小烦恼。

   中国基金报

   不少业内人士表示,各家基金公司要根据自己的比较优势,提升细分领域的专业能力,走出一条精品化、专业化的发展道路,形成差异化、特色化发展的行业格局。

   提升专业能力

   避免迷你基金持续增多

   “投资业绩是根本,应当从投研团队建设出发,提升投研能力,而不是一味地发新产品。”一位业内人士直言,只有扎扎实实做好本职工作,要提升基金管理人的专业能力,才能有效避免迷你基金持续增多。

   “基金公司应建立完善的投资管理体系,支持基金产品获取稳健的收益,为投资人带来稳定回报。加强投研实力,让基金经理形成较为成熟的投资框架和稳定的投资风格,用中长期业绩获得市场认可。”据一位业内人士表示。

   华南一位公募市场部人士也表示,为持有人创造价值,让投资者有获得感是基金管理人持续获得发展的内在要求。因此,要提升基金管理人的专业能力,避免迷你基金继续增多,一是在“长期投资、价值投资、责任投资”理念的指导下强化基金管理人投研体系建设,打造投研核心能力;二是以投资者利益优先原则为准绳,强化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积极开展持续营销,投资者陪伴等工作,用实际行动赢得投资者的信任;三是深化产品布局研究,结合基金管理人自身优势、市场情况、目标客群选取等因素审慎布局基金产品。

   “首先,对于基金管理人来说,资产管理能力是立身之本,基金管理人应多方面提升投研核心能力,打造有竞争力的投研体系,努力为投资者带来长期稳健的收益回报,提升客户持有体验与获得感。如此,才可能避免迷你基金的不断增加。” 金鹰基金FOF投资与金融工程部表示。

   上述人士还认为,其次,基金管理人在制定发展战略规划时,应充分考虑业务同质化风险,注重差异化布局;在产品开发设计过程中,供给侧更深度研究市场,需求侧更深度挖掘投资者需求,再结合公司投研优势,精准确定产品定位。

   而恒越基金相关人士表示,基金公司一方面应结合自身战略定位和投研团队实际,来审慎创设适合自己发挥特色和优势的产品,另一方面也应科学客观地评估市场和渠道的真实需求与潜力,从投资者权益角度出发,不盲目跟风追逐热点或者为创新而创新、为布局而布局。但归根结底还是持之以恒地提升投研实力,以业绩说话,才是基金产品规模水到渠成的驱动力(838275诊股)。

   而民生加银投资经理陈启鹏表示,坚信基金在精而不在多。寻找更多优质标的,探索更多投资策略,致力于降低基金同质化。未来,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成熟,会不断加入新的投资标的,例如商品、REITS、海外资产等,选择范围更广,可用策略越多,重复的可能性便会更低。同时,还将不断强化自身的投研能力,为投资者赚取满意的回报。

   此外,上海证券基金评价研究中心高级分析师池云飞也表示,首先,产品布局要基于自身情况,要有长远考虑,不能什么热门就上什么,导致大量没有竞争力的产品被推出。其次,对于特色产品要加强投研支持和持营宣传,避免运营上的缺失造成基金规模缩水。此外,要构建更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和合理的薪酬体制,避免人才不足或流失造成产品线规模缩水。

   申报新基金要科学审慎

   盲目跟风热点可休矣

   目前基金行业出现一个“怪圈”——在迷你基金批量诞生的同时,新基金也不断涌现,甚至众多新基金又沦为迷你基金。这背后考验上报新基金的“智慧”——更科学审慎布局,明确新产品定位,不可盲目跟风热点。

   在过往新基金申报经常出现两类情况,一类是首批或首只等创新类基金往往引来众多基金公司大竞争,另一类是某种产品获得市场追捧之后就引起行业“群体性”布局。然而,不少创新产品或者跟风布局产品也未能获得好收益,不少都变成迷你基金。为此,行业也有自己反思,在产品布局方面处理好规模、结构与发展质量的关系。

   “新基金布局建议更加注重创新性和特色化,尽量避免同质化产品的重复布局,以及高度拥挤赛道的后期进场。” 沪上一位业内人士甚至表示,发起式基金也要谨慎布局,因为发起式基金长期占用自有资金,且增加了风险和收益的不确定性;对于新手基金经理而言,“赛马式”角逐颇具赌性,而赌注便是未来的职业生涯。

   金鹰基金FOF投资与金融工程部也表示,未来基金公司的产品布局,不可一味追求大而全,不能盲目追逐热点、跟风发行,应根据公司擅长领域及资源禀赋,专注于布局具备公司自身特色的产品,同时也顺应监管鼓励的方向、借鉴海外基金市场发展历程,适时布局具有长期投资价值的零售低波产品、个人养老产品以及有实际需求支撑的创新产品等。

   “随着公募基金数量达到万只的量级,基金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迷你基金成为市场关注焦点。”海富通基金相关人士也表达出类似态度,从产品端来给出三大建议,第一,基金管理人需进一步加强投研团队建设,培育长期优良业绩,提高投资者长期投资体验。第二,在产品布局中,杜绝盲目跟风,需采取科学、审慎的方式,结合自身禀赋创设产品,提升产品生命力。第三,加强产品创新能力,以产品创新跳出行业同质化竞争,推动行业健康发展。

   更多基金人士强调,基金产品的布局与基金管理人自身的优势、市场情况、目标客群选取等多种因素相关。布局新产品要综合考虑上述因素,审慎评估基金产品布局及后续持续运作的可行性,切忌盲目跟风。

   如民生加银投资经理陈启鹏表示,未来更多以需求为导向,探索不同的投资方向,开发更多投资策略,优化产品创设流程,以布局新基金。

   “随着金融市场的成熟,现有的投资策略会逐渐失效,目前的股债投资标的会越来越拥挤。我们的新基金为了避免严重的同质性,为了增加对投资者的吸引力,会致力于开发新的投资方向。”陈启鹏表示,例如Smart Beta产品、ESG产品等。

   他强调,在布局新基金前,我们会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与可行性分析,寻找投资者真正需要的投资种类,同时根据不同的收益风险偏好等级,发行相匹配的基金类型,做到基金类型上的分散化、合理化。

   多维度发力

   基金产品端走高质量发展之路

   在监管精神的指引下,基金行业正在做“难而正确的事”。经过这两年的努力,权益类基金占比较快提升,固定持有期公募基金供给力度持续加大,有效促进投资者长期投资、价值投资,公募基金募集资金结构得到一定程度改善。

   谈及未来,不少人士认为,基金产品端持续走高质量发展之路,更需要在投研能力、产品设计、投资者教育、渠道宣传等多角度发力。

   据一位基金人士建议,在产品端走高质量发展之路,一是在投资端力争为投资者创造持续稳定的投资回报,二是在产品端致力通过产品设计优化投资者的长期持有体验,三是夯实公司品牌建设,提升投资人对基金公司品牌的认知,四是发力渠道建设,提升渠道端及渠道端投资人对公司、投资能力、产品的认知,五是加强投资者的陪伴和沟通工作,通过多项举措提升产品竞争力。

   “第一,紧随资本市场的发展步伐,强化创新机制,做好相关创新品种的申报,使基金公司新产品与资本市场改革发展密切关联。同时,在公募产品中引入强制清盘制度,根据产品的市场具体情况来实现优胜劣汰。”另一位业内人士也给出了四大建议。

   他表示,第二,完善夯实基金公司制度体系建设,加强产品管理工作,在产品投资决策、申报及审批等环节形成准入机制,严格约束基金经理管理能力,真正把好的产品归于业绩优秀的基金经理管理,提升基金产品管理的持续性。

   第三,加强投资者教育,通过健全行业激励机制,强化基金公司回报持有人的意识,并真正把持有人利益置于重要位置。

   第四,进一步促进基金公司提升研究能力,提高投资决策水平,并最终实现行业、公司、持有人多赢。

   “在产品层面走高质量发展之路,应落实好产品生命周期管理。”还有一位行业人士从产品推出前、推出中、推出后角度来谈,认为在产品推出前,基金公司应该具备完整、周密的论证,结合投资与销售两端实际情况进行审慎决策,避免盲目跟风、追逐热点。在发行后,应当加强对产品运作情况的监测,包括产品现在及未来是否适合市场风格、过往投资业绩是否明显偏离客户预期、销售渠道反馈及客户申赎行为表现等。

   “若个别产品最终仍不能摆脱迷你基金命运,则应该按照合同契约,本着持有人利益优先而非基金公司利益优先原则予以处理,这也就要求公司在产品设计阶段提前考虑未来运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并尽可能细化触发条件与处理方式。”上述人士还表示。

   此外,私募排排网财富管理合伙人荣浩也表示,从“全而大”到“精而广”,基金公司可以先集中公司资源在擅长的策略或者产品线,将其做精、做深,形成优势壁垒,进而再做扩展。投资人和渠道方的需求是一致的,就是真正可靠的基金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