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
直击股东大会丨药明康德:《生物安全法案》事件迎来转机,细胞及
药明康德对外表示:“目前不会进入众议院的2025国防授权法案的立法议程,其后续立法路径仍有待明确。”
影响大幅上涨,但公司并没有进行任何回应,这也进一步提高了市场对本次年度股东大会的关注。
股东大会上,药明康德高级副总裁、全球法务负责人吴皓介绍称,公司了解到美国参议院国土安全和政府事务委员会于2024年3月6日投票通过一项“S.3558草案”的修订稿;美国众议院监督与问责委员会于2024年5月15日投票通过一项“H.R.8333草案”,该草案为此前编号为H.R.7085的拟议草案的修订稿。
据悉,H.R.8333草案修订内容包括但不限于移除此前针对药明康德的各项指称,以及增加了一项不溯及既往条款,即豁免在拟议限制性条款生效前签订的合同。药明康德表示将继续积极地与咨询顾问一起努力澄清事实,呼吁修改草案。
此外,药明康德还关于将加入2025国防授权法案的修正案未能获得众议院规则委员会的批准,这意味着目前不会进入众议院的2025国防授权法案的立法议程,其后续立法路径仍有待明确。公司将继续密切观察相关的立法进展。
吴皓表示,在法案颁布前,其立法程序仍需经历多个步骤。因此,草案内容仍有待进一步审议并可能变更。
针对对药明康德业务的影响,陈民章评价称,该法案确实对公司业务带来了一定的不确定性,不少客户也表达了担忧,“近期修订的版本中提及的‘祖父’条款,则为我们目前的不确定性中带来了一定的确定性”。
此外,胡正国提到,在公司的各项业务板块中,细胞及基因疗法业务受的影响相对显著:“一方面是由于ATU业务中将近80%的业务是在公司位于美国费城的基地生产,另一方面也是由于这部分业务直接涉及美国患者的基因及细胞。”
胡正国还透露,目前对公司ATU业务板块的客户产生了不少的困扰与担忧,甚至造成目前新签订单“非常困难、不太可能”;此前已签署的订单则因为“祖父”条款所赋予的8年缓冲期,目前还在正常进行中。
股东大会现场 股东大会现场有“小插曲”,投资者称交流时间过短
这也引发现场部分中小股东的强烈不满。有股东表示自己是天南地北、千里迢迢赶过来参会,却连现场交流的机会都没有,希望公司管理层能延长与投资者互动的时间。也有部分股东将矛头指向了董事长李革本人,质疑其存在薪酬过高、长期身处国外等问题。随后,药明康德股东大会又恢复到交流环节。
药明康德董事长李革,其去年薪酬达4196.86万元。有现场股东质疑如此规模的薪酬是否合理。
对此,药明康德方面回应称,药明康德作为全球化运营的公司,其薪酬方案也是参考全球同等规模的CXO企业来制定的,“实际上,经过公司薪酬委员会的评估和相关的审议流程,我们认为这个是相对合理的”。
此外,药明康德高管还就投资者的其他问题进行了回应,交流环节延长了约半个小时。
会上,有股东提问“2024年,公司位于常州和泰兴的基地已经投入生产,预计能在当年度为公司贡献多少营收?”针对这一问题,药明康德方面回应称,目前公司位于常州的生产基地已全部投入运营,泰兴的生产基地从去年八九月份开始投入运营,目前该基地的一些部门还在建设当中,“常州和泰兴的生产基地主要负责小分子药物的临床和商业化,我们预计这块业务在剔除新冠商业化项目的情况下能够在今年实现两位数的增长”。
展望2024年,药明康德方面表示,尽管面临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公司预计2024年收入将达到383亿元~405亿元,剔除新冠商业化项目后将保持正增长。此外,药明康德称公司将持续提高经营效率,在考虑新建产能爬坡及汇率影响后,预计2024年将保持与去年相当的经调整non-IFRS归母净利率水平。
股东大会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