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中资讯

头条

重庆市常务副市长陈新武答坚持全面治水治气治土 连续6年无重污染

时间:2024-06-15 16:23

  6月5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围绕“打造新时代西部大开发重要战略支点、内陆开放综合枢纽 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作介绍。

  发布会上,重庆市委副书记、市长胡衡华介绍,去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1%,今年一季度增长6.2%,经济社会发展开局良好,现代化新重庆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当天恰逢“6·5”世界环境日,重庆市委常委、秘书长、常务副市长陈新武在回答陈新武回答陈新武强调,重庆市坚持全面治水治气治土。严格落实河长制,执行长江“十年禁渔”,加强4012个入河排污口整治,打造了水环境管理大数据应用系统,实现了对全市120个河流的智能监测,水环境问题从发现、溯源到处置的效率提升了80%以上。推动企业绿色转型,加快城市交通绿色化、智能化转型,连续6年没有重污染天气。从源头防控土壤污染,实现了重点建设用地100%的安全利用。

  与此同时,重庆市坚持协同治废治塑。为此开展了“无废城市”建设试点,一般固体废弃物的综合利用率达到76%。特别是垃圾处理,变“填埋”为“焚烧发电”,去年全市垃圾发电量超过30亿度,可以满足370多万居民一年生活用电,相当于中心城区超过1/3的居民用电都是通过垃圾发电循环利用的。同时,重庆市推进“白色污染”减量,推广竹制品代替塑料产品,减少电商快递二次包装,一次性塑料品近两年减少了一半以上,农膜99%可以回收利用。

  陈新武介绍,重庆市坚持系统治山治岸。开展了缙云山、铜锣山等山体整治,建设“两岸青山、千里林带”,营造林1522万亩,修复矿山9.2万亩。

  陈新武表示,重庆坚持统筹治城治乡。立足于重庆江峡相拥、山环水绕的特色风貌,打造富有山城韵味的生态之城。结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建设100个巴渝和美乡村,目前已经有164个村落入选中国传统村落。

  今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考察时强调,重庆要奋力打造新时代西部大开发重要战略支点、内陆开放综合枢纽。

  针对重庆在服务西部、服务大局方面的相关工作,重庆市委副书记、市长胡衡华表示,新时代西部大开发重要战略支点,强调大保护、大开放、高质量发展,要求重庆当好支撑、作好示范。内陆开放综合枢纽,不仅是交通枢纽,更是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资源要素的集散地,目的是引领内陆地区开放发展。

  胡衡华指出,重庆将紧扣“两大定位”,重点打造“六个区”:

  第一个区是“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在去年经济总量突破3万亿元的基础上,力争到2027年重庆直辖30周年时,迈上4万亿元新台阶。

  第二个区是“内陆开放国际合作引领区”。这方面,主抓手是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着力点是完善国际物流大通道集疏运体系。

  第三个区是“全面深化改革先行区”。“先行”就是要敢为人先,在数字化变革、国资国企改革、园区开发区改革、民营经济发展等方面大胆探索。

  第四个区是“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示范区”。将健全城市综合治理体制机制,构建城市运行和治理智能中枢,加快推进治理数字化。

  第五个区是“城乡融合乡村振兴示范区”。重庆是大城市带大农村,将增强主城都市区带动作用,以区县城和中心镇为重要载体全面推进新型城镇化,精准发力推动乡村全面振兴,持续增进民生福祉。

  第六个区是“美丽中国建设先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