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
今日股市早盘预测与金股预判(2024131)
昨日行情
大盘全天震荡调整,创业板、深成指跌超2%,创业板指失守1600点续创年内新低。盘面上,电力板块逆势活跃,百通能源、深南电A、赣能股份涨停;汽车零部件板块局部走强,浙江世宝、中马传动、爱玛科技涨停;农业板块盘中活跃,敦煌种业涨停,秋乐种业大涨8%;下跌方面,芯片半导体板块全天低迷,华海诚科、新洁能、亚翔集成跌停。总体上个股跌多涨少,全市场超5000只个股下跌。沪深两市今日成交额6637亿,较上个交易日缩量1415亿。
板块方面,仅有转基因板块逆势上涨,CPO、PEEK材料、减肥药、先进封装Chiplet等板块跌幅居前。截至收盘,沪指跌1.83%,深成指跌2.40%,创业板指跌2.47%。北向资金全天净买入17.42亿,其中沪股通净买入25.02亿元,深股通净卖出7.6亿元。
今日盘前重要公司新闻
1、以高质量发展增强市场信心上市公司有决心有干劲
1月29日召开的部署上市公司工作、推动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全国会议指出,要把推动上市公司业绩改善和投资意愿修复作为推动经济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的重要举措。上市公司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微观基础,推动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有助于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有助于增强市场信心。
对此,受访的专家与企业负责人普遍认为,会议的召开,充分体现了高层对上市公司在国家经济中关键作用的高度认识。高质量发展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是资本市场深化改革、奋力前行的主线核心。
2、回购增持浪起潮涌沪市公司积极响应“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
1月30日晚,沪市公司吹响集结号,用真金白银传递对公司经营发展的信心,用实际行动维护公司股价稳定。其中,18家公司新发布回购计划,4家公司新发布增持计划。据统计,截至目前,科创板共有145家次公司正在实施回购计划,计划回购上限总额超160亿元。其中,科创50公司有23家,计划回购上限总额超60亿元。
3、首届长三角产业并购四季对接活动在沪举办
作为我国经济最具活力的区域之一,长三角地区如何激发并购市场的活力?1月30日,为推动长三角地区构建高水平的产业并购生态,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心、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长三角G60科创走廊联席会议办公室共同主办的首届长三角产业并购四季对接活动在上海成功举办。
4、逾2400家A股公司预告去年业绩近半“报喜”
A股上市公司业绩预告渐入尾声。数据显示,截至1月30日20点,沪深北三大交易所共有2436家上市公司预告2023年业绩,近半数公司呈“预喜”状态。其中,744家为预增、略增、续盈,325家扭亏。
5、央地国企发挥“领跑”作用带动产业链整体向好
随着沪市超千家上市公司发布2023年业绩预告,一批央地国企上市公司的成绩单尤引人关注。据统计,截至1月30日21点,沪市1065家公司2023年业绩预告出炉。其中,669家公司预计2023年度实现盈利,557家公司盈利改善。在已披露业绩预告的公司中,325家为央地国企上市公司,其中,215家预计实现盈利,186家盈利改善。值得关注的是,交运、制造、消费、能源等涉及国计民生的关键领域,一批央地国企发挥了关键的“压舱石”“顶梁柱”作用。
机构策略分析
银河证券研报指出,出口自2023年下半年以来,阶段性承压原因主要是同期高基数、国产品牌海外渠道补库存结束、海外产能逐步恢复、海外部分地区景气度下行等。2023年四季度增发的特别国债将对基建和工程机械行业起到提振作用,同时叠加房地产政策的放松,下游需求或有所回暖,可以持续关注工程机械行业的边际变化。
中信证券研报指出,国家能源局发布2023年我国新型储能发展情况,并于近日公布新型储能试点示范项目名单。2023年国内储能装机量48.70GWh,高于此前预期,预计2024年国内装机有望超65GWh,增速超过30%。2023年以来多项政策要素演进推动储能商业模式多元化发展进程;需求场景多元和调节资源需求增长推动多种储能形式发展;动力电池价格下降也推动储能经济性成为可能。在储能行业长期发展趋势明确的情况下,我们建议关注在特定市场不断突破的储能企业,其中包括关键零部件企业、相关材料企业和储能的系统集成商等。
国泰君安研报指出,春运有望催化航空需求预期改善,维持航空增持评级。航空大逻辑是盈利中枢上升的航空超级周期长逻辑。2023年航空需求快速恢复,且票价中枢已上行。预计2024年航空需求韧性仍将良好,航司运力理性降速,国际增班将推动供需恢复,盈利中枢上升可期。2024年春运量价超预期表现有望催化市场需求预期改善。
今日金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