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
汽车智能化催生产业链机遇 欧菲光汽车业务打开增长空间
如今,汽车产业正在朝“智能化”加速行驶。据中国汽车工程学会预测,到2030年,我国销售新车联网比率将达到100%,联网汽车销售规模将达到3800万辆。
对智能汽车来说,联网只是第一步,自动驾驶和智能座舱等系统才是汽车迈向“智能化”的核心所在。而车载摄像头、激光雷达等汽车电子产品是自动驾驶的关键零部件,其市场规模也在持续增长。据前瞻产业研究院预测,全球汽车电子市场规模将在2023年达到3550亿美元,2018年-2023年复合年均增长率将高达8.4%。
面对这个不断扩大的“蛋糕”,国内有不少厂商选择了主动出击。早在2015年,欧菲光就进军了智能汽车领域,目前已形成包括车载摄像头、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抬头显示等产品在内的丰富产品矩阵。
2021年,欧菲光智能汽车类产品实现营收10.25亿元,同比增长32.02%。可以看到,“汽车智能化”浪潮正在为欧菲光打开长期增长的空间。
汽车电子,是安装在汽车中的电子元器件和电子设备的总称。
在汽车“智能化”升级的驱动之下,汽车电子在整车成本中的占比不断提升。据赛迪智库数据,上世纪70年代,乘用车汽车电子成本在整车成本中占比仅有3%,但2015年这一比例已经提高到了40%左右,预计2025年将达到60%。
成本占比的提升,意味着市场规模的扩大。据中汽协预计,到2022年,全球汽车电子市场规模将达到21399亿元,我国汽车电子市场规模将达到9783亿元。
具体来看,自动驾驶成为了汽车迈向“智能化”的重要方向。据了解,自动驾驶分为L1-L5五个等级,级别越高则自动化水平越高,其中L1是辅助驾驶,L2是半自动驾驶,L3是高度自动驾驶,L4是超高度自动驾驶,L5是全自动驾驶。
浙商证券一份研报表示,预计2025年与2030年,L2/L3新车占比将分别达到50%与70%,2030年L4占比将达到20%。
ICV Tank也预测称,2026年L2和L3级别乘用车销量将达到5711万辆和172万辆,五年复合年均增长率将分别达到26%和115%。
对汽车来说,想实现更高等级的自动驾驶,就需要更多的传感器来帮它实现对周围环境的实时感知,获得周围物体的轮廓和距离,这样才能实现自动躲避障碍、自动导航等功能。
因此,不断提升的自动驾驶渗透率和自动驾驶等级,将催生对摄像头、激光雷达等传感器的强劲需求。据华安证券测算,L1级别需要摄像头1~4颗、毫米波雷达1颗、超声波雷达4颗,L2级别需要摄像头3~8颗、毫米波雷达5颗、超声波雷达12颗,L3级别不仅需要摄像头8~12颗、毫米波雷达5~8颗、超声波雷达12颗,还需要激光雷达1~3颗。
欧菲光依托在光学光电领域的技术优势,深度布局了智能驾驶、车身电子和智能座舱,以光学镜头、摄像头为基础,逐步延伸至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抬头显示等产品。搭建多元化的产品矩阵,将让欧菲光受益于行业发展的红利。
汽车电子“接力跑”,布局构筑“护城河”
据了解,目前消费电子已经进入平稳发展期。IDC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达13.548亿部,同比增长5.7%。
智能汽车行业却依然有广阔的增长空间,新能源汽车作为汽车智能化的主要载体,销量仍在迅猛增长。工信部数据显示,2021年新能源汽车销量为352.1万辆,同比增长1.6倍,搭载组合辅助驾驶系统的乘用车新车市场占比达到20%。
在这种背景下,欧菲光对汽车电子领域的布局实际上是一种“接力跑”,让公司拥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2015年开始,欧菲光进军智能汽车领域,通过收购华东汽电和南京天擎,成为了国内整车厂商的“Tier1”。
2018年,欧菲光收购了富士天津镜头工厂,强化了在车载镜头方面的布局。目前,欧菲光已经取得超过20家国内汽车厂商的供货商资质,并在进行国外厂商的供应商资质认证。
凭借及时的布局,欧菲光形成了一定的“护城河”。比如公司的短距毫米波雷达产品,能实现近场、低速检测,各项指标处于业内领先水平,在探测范围、速度、角度等方面也超越了超声波传感器,能让汽车准确判断周围环境、减少擦碰等情况。在车身电子、智能座舱等领域,欧菲光也有更高性价比或技术领先的业务优势。
除了汽车领域,欧菲光还凭借优势的光学技术和生产制造自动化能力,布局了智能家居、VR/AR、扫地机器人、运动相机、工业及医疗相关产品等领域的光学镜头、影像模组、光机模组和整机组装等环节。
这种多元化的业务布局,或将为欧菲光的长期增长创造出更多的可能性。文/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