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中资讯

热点

天府新视界 巴蜀文化课“上新”

时间:2024-09-19 19:53

  四川素有“天府之国”的美誉,巴蜀文化源远流长。在9月11日启动的“万千气象看四川”三季度集中活动中,来自中央媒体和省市主流媒体兵分三路,足迹遍及四川12个 城市,通过体验多彩非遗、漫游千年蜀道、探寻魅力石窟,共同感受巴蜀文化的活色生香与韵味悠长。

  就像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个观看者的眼中也有一千种四川。媒体眼光无疑是一种独特的视角:它从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中找准巴蜀文化独特的闪光点,也从赓续中华文脉的历史重任中感受四川实践的创造力。

  这是一次文化传播的“大手笔”。万千气象看四川,在行进式报道中、体验式观察中,将万千四川文化资源汇于触手可及的媒体平台,给人印象深刻的感官体验。

  这一次,我们看见了什么?

  这是一次跨越数千年历史的巴蜀“深度游”,漫步其中,总有某个瞬间让你感动。从旧石器时代的濛溪河遗址,到定格巴蜀文化灿烂辉煌的三星堆、罗家坝、城坝等遗址,再到见证秦汉魏晋历史变迁的古蜀道、渠县汉阙,历经岁月雕琢的安岳石刻……从历史的幽深处一路走来,四川虽然地处西南,但在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中却从未缺席。

  这是一次串联宏观与微观的人文“体验游”,在你指尖、在你眼前,都是代代积淀的川人智造。这里有江湖传说中的峨眉武术,也有明艳动人的彝族刺绣;刚劲挺拔的竹子在四川匠人们手中,变成经纬交织的绕指柔;看似平平无奇的“玩泥巴”,经过高温烧制变成远近闻名的黑砂器……在演绎与体验中,亲历者被四川人的创意与智慧深深震撼,纷纷“种草”。

  9月12日,“万千气象看四川”三季度集中活动走进雅安荥经,图为荥经砂器开窑现场 图据川观新闻

  这是一次多媒体展现四川风光的“全媒派”,目之所及,是满满的在场感与体验感。有用镜头记录荥经砂器的开窑瞬间,有用讲述自己的竹编体验,还有用文字分享在三苏祠里探访文化偶像的感动……媒体技术的发展让表达方式更为多元,也让信息的传递更加动人,当多媒体手段与专业化媒体结合,四川的万千气象,就如同关不住的满园春色,漫出屏幕、走进生活。

  万千气象看四川。当我们走入一个个巴蜀文化的现场,那些正在进行的实践,又给了我们什么启发?

  我们看到文化传承发展的门道。青神竹编、马边彝绣、荥经黑砂等非遗传承不再是一个个传承人的单打独斗,而是成为带动乡村振兴的“秘密武器”,让越来越多的普通人成为非遗技艺的传承人;而渠县汉阙、安岳石刻、翠云廊等文化遗产,也不再甘做“安静的美男子”,而是拥抱数字化的传播手段,让不可移动文物展翅飞向远方;三苏文化大数据库,更是让人们刷刷手机就能查阅三苏文献。

  安岳石窟数字展示中心的数字体验馆

  我们更看到传统文化的旺盛“产出”。“2023年,雅安茶业综合产值达240亿元,产量达11.92万吨,其中不乏为新茶饮的布局。”“据统计,目前眉山市青神县兰沟村从事竹编产业的村民有1900多人。2017年至2023年,兰沟村竹产业综合产值从22亿元增长到80亿元。”来自一线的一组组经济数据,证明这些经历岁月洗礼的巴蜀文化“明珠”们,同样经得起市场的检验。而当优秀传统文化能够在现代市场经济中找到自己的定位时,传承与发展必将更加蓬勃地展开。

  由巴蜀儿女创造的巴蜀文化,最终沉淀成了一种与文化相伴的安逸生活。散落在山林间的安岳石刻,几乎“零距离”参与到当地人的日常生活中;而集儒、释、道中华传统文化为一脉的峨眉武术,也正在四川的街头巷尾掀起武术风;眉州苏氏的家风家教,仍然给当下的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新的启发……传统或许古老,但却并不过时,传统内核与现代生活的融合,正成为现代人争相追逐的新潮流。

  巴蜀文化孕育于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却依然活跃于当下。如同涓涓细流,流进了我们的精神文化深处,更流进了我们的生活日常。

  更强的时尚感、更多的参与感、更超乎想象的科技感,对于不少参与“万千气象看四川”三季度集中活动的来说,几天时间的走访与观察,刷新着大家对文化传承发展的固有认识。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这不只是一项皓首穷经的事业,更是一场不断寻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下生活连接点的旅程。

  比如探索传统文化与更多生活场景的结合可能性。在与非遗传承人的对话中,“融合”是一个高频词,传统与现代的融合、实用性与艺术性的融合、工艺与材料的融合……非遗活态传承的理念早已深入人心,但如何“活”进现代人的审美与生活却不是一个容易回答的问题。们的走访让我们看到,非遗传承人们没有安于现状,他们在思索、在尝试,也让我们对非遗传承充满信心。

  9月13日,“万千气象看四川”三季度集中活动走进乐山犍为县罗城古镇,小朋友们正在表演罗城武术与麒麟灯 图据川观新闻

  比如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之间的协调。当我们在欣赏安岳石刻的“最美微笑”时,也应当岩体失稳、风化、水患、生物病害等问题仍然困扰着四川中小石窟寺保护,如何在开发与保护之间找到平衡,仍然是一场进行中的探索;做好古蜀道上古柏群的保护工作,也要求更加精细地做好森林火灾监测、病虫害监测、生态环境监测、自然灾害监测预警、气象监测与日常养护管理等工作,通过精细化的管理,把这浩荡的青葱绿意传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