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中资讯

快讯

财经时评 马斯克的Grok3来势汹汹?对DeepSeek或是利好消息

时间:2025-02-19 20:53

  担心Grok3抢占DeepSeek的市场份额。

  在笔者看来,马斯克发布的Grok3虽然“来势汹汹”,但对DeepSeek来说,或许是个利好消息。

  具体而言,即是Grok3大模型与DeepSeek的技术路线分野,本质上揭示了人工智能产业的“双轨”进化格局。这意味着,Grok3的发布看似带来了竞争,实则也是在通过技术路径的极端反差,反向验证DeepSeek商业模式的战略前瞻性。

  从成本来看,Grok3依托20万块英伟达H100 GPU集群构建的超级计算机,训练算力达到前代产品的10倍,然而,其长文本推理能力也因此被指“依赖暴力计算”。这种技术路径虽在数学竞赛、复杂编程任务等硬核场景取得突破性表现,但伴随高达2亿GPU小时累计训练时长带来的计算资源消耗,其训练耗电量或已足以支撑中小型城市年度用电需求。

  然而,DeepSeek的核心突破在于用三分之一的算力,达成主流模型90%的性能。这相当于在石油荒时代,别人在给燃油跑车堆料提速时,它造出了十分节能的混动家用车。当行业面临算力天花板时,这种极致省钱的技术路线反而成为破局关键,就像新能源车颠覆燃油车,本质是能源效率的革命。

  再来看开源问题。Grok3延续了马斯克“技术军火商”的封闭策略,DeepSeek却选择了开源策略。

  两方的选择不同,最后的结果也是不同的。Grok3的“军备竞赛”式发展,客观上为行业验证了模型性能上限。换言之,这也反向凸显出高效能路线的商业可行性。

  与之对比,DeepSeek选择做开源大模型,让中小开发者都能用DeepSeek快速嫁接垂直场景,无需支付天价API费用,随着开源社区的集体智慧加速模型迭代,后期更容易形成“众人拾柴火焰高”的生态壁垒。

  此外,当马斯克用天文数字的投入探索AI极限时,DeepSeek团队正把技术变成水电煤般的基础设施。这场竞赛没有输家,AI产业也需要“顶天立地”的双轨发展。两种模式的共存,恰是产业成熟期分层满足市场需求的必然选择。

  不过,AI商业化的核心在于场景渗透能力与普惠价值实现。

  DeepSeek凭借开源策略与成本控制优势,已在教育、政务、工业、医疗等多领域形成规模化应用。相较而言,Grok3依托算力堆砌与生态绑定,其应用场景也更加容易受到成本的限制。

  在算力成为战略资源的今天,能用更少资源做更多事情的模型,或许才是可持续的商业选择。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模型价值的实现既需要基础研究的突破,也需平衡技术投入与场景适配的规模效应。这将成为未来全球AI产业共同面临的战略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