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
七大机构预测明日股市行情大盘走势(2023年7月6日)
今日盘面:
A股三大指数今日集体收跌,沪指跌0.54%,收报3205.57点;深证成指跌0.55%,收报10968.37点;创业板指跌0.91%,收报2192.19点。市场成交额继续萎缩,今日仅有8198亿元,北向资金净卖出13.44亿元。
七大机构明日股市行情大盘走势观点汇总:
华西证券指出,AI的趋势正从供给侧转向应用侧。大模型具有“预训练+精调”等功能,显著降低AI开发门槛,即“低成本”和“高效率”。模型侧,以OpenAI为例,模型迭代进度明显加快,GPT-4、多模态、AI生成、AI生成等算法逐步点燃AI领域,模型迭代速度持续加快,我国大模型“自研热”持续,自研速度处于加速状态。因此我们认为在供给侧持续高爆发的情况下,应用侧有望爆发,服务场景进一步拓宽,成为真正意义上解放生产力的双手,数据有望成为应用侧的核心壁垒。
信达证券指出,国内历经多轮电力供需关系紧张之后,电力板块有望迎来盈利改善和价值重估。在电力供需矛盾紧张的态势下,煤电顶峰价值凸显;在电力市场化改革的持续推进下,电价趋势有望稳中小幅上涨,电力现货市场和辅助服务市场机制有望持续推广,容量补偿电价等机制有望出台。双碳目标下的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或将持续依赖系统调节手段的丰富和投入。此外,伴随着发改委加大电煤长协保供力度,电煤长协实际履约率有望边际上升,我们认为煤电企业的成本端较为可控。展望未来,我们认为电力运营商的业绩有望大幅改善。电力运营商受益标的:粤电力A、华能国际、华电国际、国电电力等;同时,煤电设备制造商和灵活性改造技术类公司也有望受益于煤电新周期的开启,设备制造商受益标的:东方电气;灵活性改造受益标的:龙源技术、青达环保、西子洁能等。
平安证券研报表示,新兴科技的逐步应用推动着银行业数字化转型的稳步推进,前沿科技与金融业态间的融合已经是增加行业增长韧性和潜力的必经之路。从银行的经营模式转变来看,负债端的综合化业务转型,资产端信贷类场景的丰富,支付端的线上化和移动化趋势以及“智能化、数字化、开放化”商业模式转型都离不开技术支持,区块链、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已经融入到银行日常的业务架构之中,金融科技投入逐步加大,22年国有大行和股份行金融科技投入占比达到了3.37%,金融科技人员占比达到了5.45%,同比皆有所抬升。今年以来由ChatGPT引爆的AIGC浪潮,有望进一步推动银行业的数字化转型,目前行业广泛探索大模型的应用落地,农业银行推出的业内首个自主创新的金融AI大模型应用ChatABC,邮储银行、兴业银行等积极接入“文心一言”等大模型,银行通过自研发布或者第三方合作发挥自身数据和资本优势,大模型的场景应用有望落地。
东吴证券表示,虽然6月财新服务业 PMI 有所下降,但仍远高于 50,表明服务业企稳现象已显现。后续预计会有政策加持,巩固经济“稳中向好”运行态势。另外,制造业景气连续两个月处于扩张区间。就业指数和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均有所改善,一些公司表示出需求增加和新订单增加的迹象,可见在经历了短暂的下行后,当前制造业已显示出企稳迹象。
国信证券指出,对中国经济的判断是2季度将会是产量、PPI价格调整的结束,从三季度开始,产量与价格将同步向上攀升,即上市企业的ROE将进入提升阶段。回顾周期、消费、制造业以及中特估,比较而言,中特估的ROE回升是最早的,目前业绩上修中,此外以动车组、发电设备、新能源汽车、家电、风电、火电、汽车、发动机、集成电路、工业机器人、移动基站设备为代表的高技术制造业景气度最优。看好港股的互联网、中特估、高技术制造业。尽管美国的加息尚未结束,但是鉴于经济周期在扩张期,企业的盈利环比将逐步改善,加之外资的预期很低,因此我们不认为加息的动作会对港股有进一步压制在Q3伊始,港股可能已经在上涨的路上。
申万宏源认为,造纸行业整体供求存在一定压力,2022-2024年仍在新增产能主要投放期,行业洗牌加速,头部纸厂凭借产业链、规模化、生产管理效率等优势实现对市场整合。考虑后期行业供求格局,我们认为,具备Alpha的细分赛道和公司,有望穿越周期,实现更为稳定盈利;当前估值低位,中长期配置价值凸显。
民生证券认为,政策持续催化下,我国数据要素市场的建设和发展有望持续加速,国家数据局、中国电子数据产业集团的成立、各地数据集团的落地,也有望进一步推进产业发展。此次政策在数据治理、确权及使用原则、公共数据授权运营、重点行业数据要素探索等多个细分领域进行了明确,示范效应凸显,有望推动行业加速发展。我们之前在报告中提出,六月开始或将进入数据要素政策加速催化期,从深圳市正式印发《深圳市数据产权登记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到北京市《关于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进一步加快发展数字经济的实施意见》发布,验证我们先前判断,数据要素行业已经进入政策加速催化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