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
关注四川国土空间规划 四川促进五大片区差异化发展
11月4日,成都平原经济区等五大片区国土空间规划新闻发布会在成都举行,四川省自然资源厅、四川省国土空间规划研究院有关负责人介绍相关情况并答问。
在总结问题方面,主要是归纳各片区国土空间和自然资源的特征,分析国土空间保护利用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经过梳理,全省性的问题包括耕地保护压力增大、生态安全面临挑战、城镇空间布局有待优化、基础设施体系尚不完善、人居环境品质和建设用地节约集约水平总体不高等。
在明确思路方面,包括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定位等内容。重点是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扎实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深入实施四化同步、城乡融合、五区共兴发展战略,从耕地保护、生态保护、城镇发展三个方面整体谋划五大片区高质量发展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
在提出对策方面,各片区依据上述问题和思路提出对策性的措施,对
首先是落实农业保护空间,各片区按照擦亮四川农业大省金字招牌和打造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等要求,把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落实到了空间上,形成了多样化的农产品生产空间;其次是强化生态安全保障,各片区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和山水林田湖草沙是一个生命共同体发展理念,对重点保护空间和管控要求进行细化安排;最后是优化城镇空间布局,各片区坚持新发展理念,建立了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相互协调的城镇体系,为推动片区新型城镇化发展奠定了空间基础。
罗旭刚表示,当前
川东北将打造汽车汽配产业集群
川东北经济区地处川渝陕甘接合部,是我省东向北向开放的重要门户,拥有独特的地理区位。
四川省国土空间规划研究院院长王永峰表示,作为川东北经济区国土空间规划的编制单位,我们聚焦川渝陕甘接合部区域经济中心、东向北向出川综合交通枢纽、川陕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示范区、绿色产业示范基地等建设目标,在规划中协调川东北5市在交通共建、产业共链、公服共享等方面深化合作,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北翼振兴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一是共同加强通达能力。推进西渝高铁、成达万高铁、汉巴南等铁路建设,加快镇巴至广安、G5广元至绵阳段扩容等高速公路建设,规划建设阆中古城机场、广安机场,进一步提升通达效率。西渝高铁建成后,西安至重庆的旅程将从现在的6小时缩短至2个半小时,这将极大便利川东北经济区等沿线的人民群众出行。
二是共同健全产业链条。川东北经济区毗邻重庆,具有承接重庆产业的区位条件。近几年重庆汽车产业已在该区域布局,南充市2022年生产整车29947辆、同比增长227%,2023年产销整车54922辆、同比增长81%。接下来5市将共同打造汽车汽配产业集群,加快推进南充汽车产业园、达州和广安汽摩零配件制造等项目建设。也会围绕苍溪猕猴桃、通江银耳、南充晚熟柑橘等,共同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绿色农产品生产供给基地。还将以红色文化、蜀道文化、三国文化等为重点,加强区域旅游资源整合发展。
三是共同提升公共服务水平。随着交通、产业等基础条件更加便捷高效,5市一家亲的日常生活也就顺势而生。主要是在卫生、教育、文化等重点领域开展先行合作,构建相互衔接的公共服务体系,加快推进规则体系共建、数据信息共享、审批结果共认的政务服务一体化建设,提升经济区公共服务一体化水平。
川西北深化双评价指标体系
川西北生态示范区位于青藏高原向四川盆地的过渡地带,全域31个县均为国家级重点生态功能区,肩负着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保护等重要使命任务。
四川省自然资源厅国土空间规划局局长杨健表示,该区域自然地理条件复杂、自然灾害风险高,国土空间的开发保护利用具有较大挑战。因此,川西北生态示范区国土空间规划进一步深化了双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更符合高原生态地区实际的对策措施。
在规划思路和总体策略方面,充分考虑该区域地广人稀、地形复杂、生态空间面积大价值高等特征,明确了面上保护、点上开发的基本原则,针对性提出三增三减总体策略。第一个增减是对生态空间,主要是增加生态管控层次,减少保护开发矛盾。第二个增减是对农牧业空间,主要是调整农牧业内部空间结构,减少低效农牧地、增加特色农牧业空间及产出。第三个增减是对建设空间,主要是减少低效闲置建设用地,增加公共服务、旅游服务用地空间,助力改善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支撑全域旅游发展。
在生态保护和价值转化方面,优先保护好岷山—横断山脉陆域生态走廊和羌塘—三江源陆域生态走廊,筑牢川西北生态示范区南北两侧生态屏障。高质量建设大熊猫国家公园,加快创建若尔盖国家公园,构建生物多样性保护网格。树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推进太阳能光伏、风电等新能源产业建设,发展牦牛、高原蔬菜、特色水果等高原特色农牧业,逐步构建高品质、多样化的生态产品体系。
在城镇高品质规划建设方面,把生命财产安全和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出发点,加强自然灾害风险评估和综合防灾减灾体系规划,深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把有限的建设空间重点用来改善民生、支撑全域旅游发展,优化提升马尔康市和康定市作为地区性中心城市的服务能级,推进教育、医疗资源的共享和文化体育、旅游服务设施的配置,培育其他县城及中心镇专业化服务特色,逐步推动全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