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
00后“整顿”奥运会,我们为何这么爱看?
也好,社交媒体上的热门话题也好,一个较为强烈的感受在于,看运动员在竞技场上比赛,越来越亲切了。
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不妨先回想下,上一次年轻运动员在奥运会上的“爆梗”是什么。
或许,时间要拉回到8年前的夏天,里约热内卢奥运会中,傅园慧的一句“洪荒之力”。
傅园慧 在接受之后,再经过社媒平台的传播,“洪荒之力”不胫而走,迅速火遍大江南北。
如果我们再把视线看向本届奥运会,除了传统的文图社媒平台以外,刚好是在这8年之间走红的短平台,更“助力”了年轻运动员真实、立体形象的构建。
更为动态的传播方式,极大地抹平了运动员和观众之间的距离感,比赛内外的一举一动都能迅速被捕捉,并经过算法“助推”,迅速实现病毒式传播。
再加上,年轻运动员几乎都是网络“冲浪”高手,自带“网感”。 比如,在备受关注的“莎头组合”VS“神秘之师”的对决开始之前,王楚钦“你们放过我们”的短便走红网络。
王楚钦 在此背景下来理解社交媒体,更像是“放大器”的作用。
早在东京奥运会期间,就有媒体分析指出,社交媒体让运动员“更真实”,有血有肉的运动员在成为“顶流”的同时,人们“把注意力从金牌中移开,开始更关注选手的各方面表现”。
一些没能取得佳绩,但同样值得讲述的运动员背后的故事也得到了关注。回归到年轻运动员本身,其赛场内外展现出的“松弛”,更是通往理解上述现象的“钥匙”。
简单盘点此次奥运会目前较有关注度的年轻运动员:他们和竞赛项目结缘的故事,多是因为“喜欢”,或是被发现有天赋。于是顺理成章地开始接受正规训练,并在此期间取得一番成就,最终来到奥运赛场上。故事传递出来的,更多是运动员对于比赛的享受。
而这本质上,是一种叙事模式的转变。正如上海体育学院教授肖焕禹此前指出,“中国选手真诚、自信、开放的表达,正让中国体育褪去以往的‘悲情色调’开始向‘享受体育’转变。”
当观众在看他们的时候,实则上看的更是独属于他们的那份专业、乐观与自信。这既是观众所向往的样子,也是最希望看到的,属于体育最本真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