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
95后非遗传承人:我也想过躺平,但最终选择了“迎”
当前,以非遗为核心元素的文创产品“席卷”年轻人的朋友圈。从汉服到簪花再到非遗漆扇,传统非遗技艺在新一轮文旅市场迭代升级的浪潮之中,再次焕发生机。
抖音平台的显示,过去一年,抖音平台非遗好物销量增长超325%,购买非遗好物的消费者数量同比增长1.62倍,90后成为非遗商品的忠实粉丝,00后在非遗商品上的成交额增长近2倍。
作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成都崇州,近年来进一步完善崇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加强非遗的保护传承,增强非遗生命力,目前拥有超过30个非遗项目,同时培育孵化出了一大批“出圈”的非遗产品与非遗IP。
未来,如何进一步利用、挖掘非遗的文化和经济价值?如何才能让更多的非遗项目进入到“寻常百姓家”?
带着上述问题,
今年初的成都市两会上,关于“加大蜀锦、蜀绣、川剧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的论述就被写进了政府工作报告。
这位年轻的创始人表示,“我们一直都在传承保护非遗的基础上,挖掘其拥有的商业潜力。它本身既是一种文化、技能、表演形式,同时也逐渐演变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和价值观。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渴望从中寻找文化认同与情绪价值,也愿意为此付出溢价。”
“‘非遗’的流行与走红,某种程度上标志着大众消费方式的转变,更是一种年轻人的‘血脉觉醒’。”白梓忆向
“非遗的传承创新道阻且长,但我选择迎难而上”
在一片绿树掩映之中,朱利原乡逐渐显露出古朴、典雅的面貌。
这座距离成都市中心约四十公里的文创园,坐落于一片烟火气十足的居民区,是崇州“非遗”最为重要的承载地之一。
“我们这里是崇州非遗文化的一个重要展示点,囊括了道明竹编、怀远藤编、廖家木雕、古琴等37个非遗项目。与此同时,它还是一个重要的‘孵化器’,通过举办一系列非遗交流活动和行业沙龙,创立6个大师工作室,越来越多创新的非遗产品从这里走出,”白梓忆一边介绍,一边引导着对于这位曾在日本留学、心系传统文化的年轻创始人而言,这里就是一片珍贵的“自留地”,为之提供了一个自在生长的土壤。
过去这几年,白梓忆担负起崇州非遗的传承与传播重担,用年轻人的语言讲述崇州的非遗故事,令在地的非遗一次次“出圈”。
此外,她还让艺滋华这家文创中小微企业,在短短几年间营收破千万元。
这一路走来,白梓忆也有着不同的心境变化。“我也想过躺平,也在刚进入非遗这一领域时,迷茫过,徘徊过。但是一想到父辈为了非遗这么多年的坚守,以及自己也想要创造更多被人记得的作品,我又像‘打了鸡血’一样。我知道非遗的传承创新特别困难,但我还是选择了迎难而上。”
目前,白梓忆创立的艺滋华拥有20余人的规模,以90后为主,并不断在跨界融合的过程中,探索非遗传承创新的“崇州表达”。
大到团队的发展战略,小至每个产品的细节打磨,白梓忆都“倾注”了无数个难眠的日夜。
以一个小小的盖碗为例,白梓忆会把每一个盖碗都拿到灯光下照,看瓷体有没有瑕疵,也会用放大镜看竹编条间隙是否一致,有无毛刺,压头是否密藏,力求做到“零失误”。
“用年轻人的视角推进跨界融合是非遗生命力所在”
从最初的小心翼翼,步履维艰,到如今在“非遗”这条路上慢慢地找到了自己的节奏,白梓忆凭借着年轻人的创新精神以及对于消费市场的观察,研发出多款备受欢迎的“非遗”文创产品。
在打造文创IP时,绕不开的是“故宫文创”,其将故宫藏品元素融入在日常生活,用传统与创意的结合打造出多款现象级爆品,销售额一度高达15亿元。
其成功的核心便是——让非遗等高高在上的作品,走出“殿堂”,打入年轻群体,成为真正的消费品。
在日本留学期间,白梓忆主修的是环境专业,辅修了国际文化交流,这令她在非遗的传承创新中具备了更加国际、多元的视野,始终能够捕捉到年轻人的“语言”。
“‘非遗’是一个特别好的消费切口,像是这款女包产品,前期我们做了大量的市场调研,在设计阶段融合了崇州的非遗竹编技艺与女性消费者的审美,采用的是莫兰迪蓝配色,一投入市场就被‘抢购’,”白梓忆向
“此外,像是这款以熊猫为主题的盖碗茶杯,我们融入了非遗竹编元素,将四川的山水意境融合其中,再结合金沙的太阳神鸟,最终广受欢迎。不仅进入到了国宾馆,参与了文旅部主办的国家级展会,还随着大运会、世园会等国际盛会‘漂洋过海’到了30多个国家和地区,”白梓忆介绍道,“这款产品,我们创作团队10个人用了近2个多月的时间,仅是熊猫的设计就前前后后做了40多份设计稿。我们希望将‘非遗’的底蕴与质感更好地传递给消费者。”
除了不断思考“非遗”的国际化与市场化,白梓忆始终在探索一条更加在地化的路径,能够让“非遗”产品走入“寻常百姓家”,并保持活力。
除了每年在朱利原乡举办超过20场文化交流活动,举办大师班,让更多的亲子家庭体验非遗的乐趣,白梓忆还充分地发动高校,寻找年轻的文创跨界人才,为崇州非遗的发展积蓄更为磅礴的力量。
“我们会针对时代审美、学生需求和当下市场潮流,举办非遗作品设计大赛,今年我们正在筹备第三届非遗文创设计大赛。上一届,我们和四川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四川旅游学院、成都艺术职业大学等10余所高校合作,收集到超过300份非遗作品的设计稿,” 白梓忆表示。
在她看来,“只有真正用年轻人的视角推进跨界融合,才能找到非遗的生命力所在。”
在与这位年轻非遗传承人的对话过程中,与此同时,在艺滋华这家文创企业自在生长的过程中,我们也得以窥见一幅不断完善,充满活力的属于成都的文创产业版图。
以崇州为例,首探“银非合作”扶持路径,聚焦非遗产业发展资金瓶颈,构建起“金融+非遗”专业服务体系,探索出一个非遗发展的长效帮扶新模式。这背后,不仅体现了一座城市对于文化传承创新的尊重,更体现出一个开阔的、开放的产业发展思路。
这也是道明竹编、怀远藤编、廖家木雕、观胜盆艺4条非物质文化遗产示范带,得以在此汇聚、成型、勃发的关键所在。
以非遗为名,又远远不止于非遗,始终瞄准的是乡村振兴背后的“千家万户”,以及文化产业生态的“万紫千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