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
对话未来商业 牧星智能CEO刘明:物流机器人成熟于中国,反过来影
牧星智能创始人及CEO刘明在接受“对话未来商业”栏目专访时表示,2022年,牧星已经完成了自我造血,实现了盈亏平衡。刘明透露,业内对行业未来表示乐观,“基本上大家都认为能够以年均30%~50%的速度增长。”
牧星发布了MIX全能型GTP货到人智能仓储解决方案,能够同时满足大、中、小件不同尺寸商品的存储与拣选,同时搭配牧星的热度整理2.0算法,可实现料箱与货架双重纬度的AI存储优化。
据悉,这一方案可广泛适于采用货架到人AMR的场景和料箱到人的料箱场景,可广泛应用于制造业线边库、电商仓库、配送中心、零件仓库等应用场景。这也说明,继成立标准品事业部开放机器人本体之后,牧星试图推出物流自动化的标准化解决方案,以求高效地将产品和方案复用到不同公司和行业。
“如果不能把产品标准化,意味着只能项目化。做项目的话就意味着一家公司在发展过程中会受到很多阻碍,必须聚焦在某个行业才能成功。”刘明说。
他对
“我们的系统首先是围绕仓储行业。仓储看上去是一个行业,实际上有着各种差异性。比如,做快消的仓储和做服装的仓储不一样。在不同行业里,软件可以是一个万能的系统,只要你是仓储,不管你有什么不同需求,我们都可以快速实现你的功能,而且是基于机器人的。”刘明说。
近年来,物流机器人相关领域竞争激烈。据中国移动机器人产业联盟数据,2021年中国工业应用移动机器人领域共发生29起融资事件,总计金额超过40亿元人民币,其中亿元级以上占比38%。在此大背景下,牧星如何做好自己?
“只有潮水退的时候才知道谁在裸泳。”刘明颇有底气,“首先是不要焦虑,如果能打穿打透,保证能够成为一个有核心竞争力的公司,那么潮水终将会退去,到时候,一家公司竞争力就会显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