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
虹桥街道:“一楼一岸”勾勒清丽新村
今年,南通虹桥街道虹桥社区党委提出“一楼一岸”新思路,美化环境,数治赋能,勾勒清丽新村,巩固近年来虹桥新村老旧小区改造成果。“一楼”即围绕1幢居民楼,辐射周边50米,定员定责,营造雅居环境;“一岸”即为河道河岸整治,塑造新村意趣河岸线。
污染防治,筑牢生态屏障。“虹桥新村34幢这块空地,一夜之间出现了这么多的建筑和生活垃圾,严重影响了居民生活,请尽快处理。”住在周边的微网格员陈红旗拨打了网格长张伟的电话。第一时间,网格长与城管社干现场查看,联动红管家及时处置清运,避免了垃圾污染。为更好地筑牢新村内生态环境隐形屏障,虹桥社区以楼为单位,每一楼设立微网格员为污染防治信息员,时刻关注、上报相关情况。通过“一楼一员”的运行,今年来,共处置施工、道路扬尘问题12件,垃圾堆放34件,污水直排3件,极大地维护了老旧小区改造后的人居环境。
河道整治,增色灵动河岸。虹桥社区辖区内共有南竖河、北竖河、虹桥环河3条河道,最短的60米,最长的800米,河岸边种植了各类绿植树木,郁郁葱葱。“以前,我们小餐馆污水直排,很普遍,”新村内小百合餐饮店的老板娘介绍说,“后来经过社区、网格的宣传,我们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为彻底杜绝污水直排,虹桥街道充分发动微网格员,排查辖区内排污情况,组织人力对直排污水管进行改道,将管口改为污水井,对河道定期清污清淤,经过不懈努力,一溪活水跃然眼前。此外,网格红管家和片区保洁员,每天都会清理河岸漂浮物,利用家中旧物改造装饰河岸风景,颇有意趣。
垃圾分治,倡导低碳生活。虹桥社区大力推广垃圾分类,设立垃圾分类站1个,垃圾分类点2个,爱分类旧物回收箱4个,方便居民分类投递垃圾。5个网格每月依托回廊课堂、线上讲堂等载体不定期开展垃圾分类宣讲活动,提升居民意识。“当然,垃圾除了分类,还得分治!”社区惠美网格旧物改造项目牵头人姚建林说道。虹桥新村作为上世纪八十年代的老小区,储物空间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居民的杂物堆放需求。为此,惠美网格针对楼道内的堆砌杂物进行分类分治。对居民有用的物件,要求其限期回收;对于没有用处的“垃圾”,统一清运;对于没有用处但居民舍不得丢弃的物件,经由旧物工厂项目,进行二次加工,用来做成路牌、绿化带栅栏及装饰品等,点缀新村环境。“老自行车,一直舍不得扔,自从改装后用来装饰绿化带,既有个放置的地方,楼道清爽了,又能常来看看,有个念想,挺好。”居民马瑞麟说。
数治赋能,开启旧改新程。“一楼一岸”作为巩固老旧小区改造成果的重要思路之一,在内容与形式上均做出转变。将原先各版块独立的工作内容转变为污染防治、河道整治、垃圾分治等数治并举;将原先的“单打独斗”,通过红网格建设,融入在职党员、红管家、社会组织等力量,共同发力;将原先野蛮整治、居民观望的局面,通过项目召集、活动宣传、分享互动等转变为主动参与,科学整治,深受好评。“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虹桥社区此次也是以‘一楼一岸’为引,巩固老旧小区改造成果的同时,为居民打造立体宜居环境。下一步我们将会通过不断的实践,及时调整和完善工作思路,更好地为群众服务。”虹桥社区党委书记顾彤彤介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