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中资讯

动态

汇丰村:美丽资源变美丽经济

时间:2022-10-20 06:13

  日前,桐乡市“共同富裕 创新实践”典型案例发布,集中展示了桐乡在城乡融合发展中呈现的十大突出亮点,以及这一过程中涌现的一批鲜活生动的创新案例。即日起,桐乡市农业农村局联合读嘉·桐乡频道开设《“桐”奔共富》栏目,以一个个鲜活的故事,带大家领略桐乡在奔赴共富之路上的一处处好“风景”。

  汇丰村以“农文旅融合”为路径,打造康馨文化园、汇丰产业街、婚纱摄影基地三大经济增长点,推动乡村生态旅游资源实现商业价值变现,壮大村集体经济、带动村民创收致富。

  近日,

  近年来,汇丰村以农旅融合作为乡村振兴抓手,通过盘活土地资源、项目招商引资、创新集体资产运营方式等,实现了从经济薄弱村向生态旅游村的华丽蜕变。

  可有谁能想到,十几年前的汇丰村还是一个穷得叮当山响的“落后村”。全村负债80多万,账面仅有10.8元,村里没有一家企业、没有一寸水泥路、甚至连一张像样的桌子都没有。

  2005年6月,新一届村两委班子上任,时任村委会主任的陆炳康通过与附近的砖瓦厂合作,不仅解决了土地平整分配难题,还为村里修路获得了一笔启动资金。此后,村委会又开展了一系列整改计划,包括通过宅基地复垦、整改拆等盘活土地资源,通过建设农贸市场、商业街等增加村集体收入,通过开展土地整村流转等培育规模性产业发展,通过引入农业龙头企业,持续促进农民就业和增收。

  ——挖掘历史文化资源与打造生态旅游高地齐头并进。汇丰村距离桐乡高铁站仅1.5公里,地理位置好、生态环境优、历史文化底蕴厚。全村充分挖掘于谦故里这一特有的历史文化资源,建立于谦乡亭和“民族英雄”墓碑,以历史文化为突破口打响汇丰村的市场知名度。在此基础上,汇丰村又将打造生态文明建设新高地作为下一个奋斗目标。2014年,村里投资1.2亿元兴建康馨文化园;2017年,村集体合作社投资成立专门的旅游公司,统一运营管理以康馨文化园为主体的农旅产业。

  以康馨文化园为主要游客承接平台,汇丰村策划了“美在旅屠”乡村振兴农旅节、水幕电影灯光节等活动,并与江浙沪三地30余家旅行社开展合作,年均接待游客量预计可达60万人次。康馨文化园的运营和维护为村里剩余劳动力创造就业机会,园区90%的员工为本村村民,周边农户通过开设餐馆、民宿或售卖特产放大康馨文化园的溢出效应。近期数据显示,仅康馨文化园的门票收入就已累计超过500万元,成为壮大集体经济、实现村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支撑。

  ——搭乘电商直播“快车”,引入新业态为乡村发展“输血”“造血”。在培育和推动乡村旅游资源价值输出过程中,汇丰村抓住网红经济风口,结合桐乡优势产业,通过盘活乡村闲置资产、统一规划招商,建成一条以电商直播运营为主的产业街。在青享汇等专业公司的带动下,村民纷纷试水电商直播。目前产业街已经培育出包括服装、鞋业、蚕丝被等多业态的综合性电商服务企业群体。凭借直播带货的快速崛起,汇丰村获评“浙江省2021年电子商务示范村”荣誉称号。

  ——引入婚纱摄影基地,深度激发美丽乡村价值。在发展生态旅游的基础上,如何拓展“美丽乡村”的市场深度,最大限度提升“美丽经济”价值?汇丰村最终想到了一个出路——打造华东地区最大的婚纱摄影基地。在康馨文化园里,汇丰村投资1亿元左右的四层婚纱影楼已基本建成。这座影楼共打造了173个内景、40多个外景,未来随着影楼投入使用,预计每年将为3万对新人提供拍摄服务。以桐乡市为市场保守估计,婚纱影楼每年将创造2000万的年均收入,如果将长三角地区客户计算在内,收入还将大幅增长,成为带动汇丰村经济的重要增长极。

  近年来,汇丰村以农旅融合为抓手,围绕康馨文化园、汇丰产业街以及婚纱摄影基地三大经济增长点,壮大村集体经济、带动村民创收致富,实现了乡村传统小农经济向现代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村民除了依靠土地承包拿分红和打工获得的工资外,还可享受村里提供的多项福利,包括农田灌溉费用由村里承担,60岁以上的老人可以免费理发、喝茶,为参加医保村民每人每年补贴100元,为困难户建造新房等,村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获得较大提升。

  推进共同富裕,“三农”是主战场。随着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振兴的深入推进,农村硬件条件越来越好,生态基底越来越稳固,各级政府持续的资金投入日益变成可见、可感的“三农资产”。怎样充分实现这些资产的价值最大化、怎样把美丽生态变成真正意义上的美丽经济,成为推进共同富裕背景下的一道现实考题。

  汇丰村给出了一种参考答案:注重村庄的整体品牌塑造;以村庄品牌为核心,尝试突破单一的农业产业边界,向三产融合方向发展;重视融入都市圈、城市群发展进程,并在其中找到自己的价值定位;以开放式的姿态吸引各种主体充分参与到乡村再造中来。